2013年08月08日 14:03 《珠三角規劃綱要》提出深莞惠“一體化”發展以來,深莞惠地區生產總值由2008年的12794億元增長到2012年的20328億元。昨天召開的深莞惠三市黨政主要領導第七次聯席會議上,三市市長通報了各市一體化推進情況。 深圳市市長許勤介紹深圳推進深莞惠經濟圈建設的有關情況時表示,近年來深圳從多個方面積極推動三市合作,促進區域協調發展: 加大機制創新方面,三市建立多層次區域合作磋商機制,探索聯合編制發展規劃。爲避免同構競爭,推動形成互利共贏的利益格局,深圳還主動改變壩光精細化工產業基地發展功能定位,支持大亞灣石化產業發展。 大力加強產業合作方面,三市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合作向縱深拓展,製造業跨區域佈局更加完善。華爲等IT龍頭企業在東莞松山湖設立了研發生產基地,比亞迪惠州鋰離子車用動力電池等項目建成投產,形成區域新的經濟增長點。 基礎設施一體化建設方面,新建或改擴建的 8條對接高速公路、6條對接城市主幹道順利推進,6個收費站全部取消,36項邊界路網對接項目全部啓動,6條跨市公交線路投入運營,出租車實現異地無障礙運輸。 加強環保聯動方面,三市跨界河流綜合治理階段性目標完成,四年內共完成或啓動工程建設項目63項,總投資230億元。 此外,三市還推進教育、文化醫療衛生和社會保障資源共享,每年均有超過 2 萬名東莞、惠州戶籍學生就讀深圳中小學;深圳圖書館資源爲莞惠服務範圍進一步擴大。 東莞市市長袁寶成介紹說,自2009年以來,三地簽訂了19項框架合作協議,確定了47個重點合作事項。 在基礎設施對接方面,穗莞深城市軌道東莞段完成投資48.9億元,完成40.2%;東莞市內軌道交通與深惠兩市的站點銜接已形成初步方案。 惠州市市長麥教猛在通報情況時表示,三地跨界交通對接取得明顯成效。惠州與深圳、東莞對43個交通項目已經完成25個。惠深沿海高速、仁深高速博深段等建成通車,新增里程209.9公里。打通與深莞交界的11條連接路,撤銷所有普通公路收費站。開通11條跨市公交班線,實現出租車互通經營。
|
|
|
|
注:本頁面信息由世華財訊提供,僅供參考,據此投資風險自負。
|
(世華財訊 2013-08-08)
|
【關閉窗口】
|
|
|
|
|
|
工具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