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海外機構對美國股市近20多年來的牛股進行統計,前30名中科技類公司佔7名,居各行業之首。今年以來,伴隨着美股持續走高,許多高成長互聯網股的表現也很牛,而且股價上漲都是有理有據。美國在線旅遊服務巨頭Priceline上週五公佈的二季度財報顯示,公司實現營收16.8億美元,淨利潤4.37億美元,同比增長24%,遠遠好於市場預期。
在9日美股交易時段,Priceline股價大漲,一度突破970美元,該股也有望成爲首隻突破1000美元大關的標普500成分股。今年以來,Priceline的股價累計漲幅已超過66%。究其原因,主要得益於美股持續上漲以及Priceline自身的分散經營策略讓其在競爭激烈的在線旅遊市場獲得成功。此前,包括高盛和瑞信在內的多家機構分析師都將Priceline的目標股價調升至1200美元。觀察美股市場上漲幅較大的幾家互聯網企業,可以發現這些公司的股價上漲都與公司自身的盈利增長、產品創新能力提升有很大關係,引爆股價大幅上漲的時點都是超預期業績公佈之後。
美國房地產網站Zillow和Trulia受益於房地產市場的復甦,連續幾個季度的業績和用戶數量都遠超市場預期,股價自然也漲勢兇猛。以Zillow爲例,今年以來該股累計漲幅超過244%。美國消費點評網站Yelp的股價曾持續低迷,但該公司在今年第一和第二季度恢復高速增長態勢,虧損幅度持續收窄,移動端貨幣化也取得突破性進展。今年以來,Yelp股價累計漲幅超過174%,市值已超過30億美元。
社交網絡巨頭Facebook以38美元的價格上市,但隨後股價陷入低迷,並一直低於發行價。但在今年7月25日,Facebook公佈二季度財報,營收和利潤全面超出預期,公司首席執行官扎克伯格更表示移動業務對Facebook總營收的貢獻很快將突破50%,當天Facebook股價暴漲29.6%。而在本月初,Facebook股價達到38美元,首次重回發行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