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監會1月25日正式發佈《黃金交易型開放式證券投資基金(下稱黃金ETF)暫行規定》(下稱《規定》),該規定的正式發佈,爲黃金ETF上市掃清制度性障礙,黃金ETF上市的制度確立,黃金ETF產品面市在即。據行業人士爆料,目前已有國泰、華安、易方達和博時4家基金公司向證監會上報了黃金ETF,相關人士認爲,上述四家基金公司上報的黃金ETF聯接基金有望2月下旬或者3月向市場推出。
所謂黃金ETF,是指絕大部分基金財產以黃金爲基礎資產進行投資,緊密跟蹤黃金價格,並在證券交易所上市的開放式基金。
黃金ETF的運行原理由大型黃金生產商向基金公司寄售實物黃金,隨後由基金公司以此實物黃金爲依託,在交易所內公開發行基金份額,銷售給各類投資者,商業銀行分別擔任基金託管行和實物保管行,投資者在基金存續期間內可以自由贖回。其實,黃金ETF運作機制與股票ETF總體上類似,除實物黃金在交易、保管、交割、估值等方面有一定差異外,黃金ETF與股票ETF的區別主要在於標的指數從股票價格指數變爲單一商品價格,成份股從一籃子股票組合變爲單一實物商品。
如果把實物黃金比作黃金投資的1.0時代,紙黃金比作黃金投資的2.0時代,那麼黃金ETF可以說是開啓了黃金投資的3.0時代。
雖然說黃金ETF在中國內地尚處於“處女地”,國內投資者對於黃金ETF基金更是知之甚少,但在境外市場黃金ETF基金卻異常火爆。截至2013年1月24日,全球規模最大、流動性最高的黃金ETF——SPDR Gold Trust總資產達到715.21億美元,持有黃金4281.57萬盎司。
投資優勢
黃金ETF在全球投資熱潮中迅速升溫,並逐漸成爲投資黃金的重要方式是與其投資特點密不可分的。在黃金ETF出現之前,人們投資黃金主要有以下幾種方式,即購買各類金條、金幣及黃金首飾,購買黃金期貨、期權及掉期,購買黃金類上市公司股票,投資金礦礦山等。而相對於常規的黃金投資方式,ETF基金在以下方面享有無可替代的優勢:
1.交易便捷。黃金ETF基金都在證券交易所上市,如StreetTracks Gold Trust(GLD)在紐約證交所上市,Gold Bullion Securities(GBS)在倫敦證交所和泛歐交易所上市,Gold Bullion Securities(GOLD)在澳大利亞證交所上市等,投資者可像買賣股票一樣方便地交易黃金ETF。
2.保管安全。投資者購買了基金份額就等於持有了黃金現貨。這些黃金通常以倫敦金銀協會可交割金條爲標準交割物儲存在基金保管人的金庫中,安全性極高。
3.交易成本低。投資者購買黃金ETF可免去黃金的保管費、儲藏費和保險費等費用,只需交納約0.40%管理費用,比其它投資方式約2%~3%的費率具有明顯優勢。
4.流動性強。黃金ETF存在一級和二級市場,同時有市場代理或做市商活躍市場交易,加之黃金ETF市場存量巨大,交易的流動性得到了極大保障。
5.交易透明。全球黃金交易是24小時連續的,且價格非常透明。
6.交易彈性大。在主要黃金ETF交易中可依需要設置市價單、限價單和止損單,此外,如GLD等基金還可以賣空並提供保證金交易選擇,交易手段十分靈活。
7、豐富了投資渠道與工具選擇。我國投資黃金的方式有限,包括紙黃金、黃金T+D、黃金期貨、黃金類股票、黃金類QDII基金等,黃金ETF的推出將豐富投資者的投資渠道,提高場內資金資產配置效率。黃金與A股市場的相關性較低,一定比例的配置黃金類資產可以優化投資組合,分散投資風險,比如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時期,上證綜指下跌65.4%,而現貨黃金則逆勢上漲5.8%。將黃金證券化並在證券交易所上市,便於場內資金直接進行黃金交易,提高資產配置效率,使之成爲機構投資者配置黃金的工具。
8、有利於優化投資組合,分散投資風險作用明顯。黃金類QDII基金並非緊密跟蹤現貨黃金價格。一方面這種以FOF的形式運作的基金,投資海外ETF要交納管理費,而投資者持有這些黃金類QDII基金還要再次交納管理費,這就有了雙重收費的問題,降低了收益性。另一方面,黃金類QDII基金持有海外黃金ETF的倉位各不相同,有的還可以投資除黃金以外的其他貴金屬。因此黃金類QDII基金的黃金屬性並不純粹,這將降低其作爲單純的配置類資產的工具性特徵。目前我國基金市場中有四隻以FOF的形式運作配置海外黃金ETF的黃金類QDII基金,投資者可以間接接觸海外黃金ETF市場。而我國黃金ETF的推出將填補投資者直接持有黃金ETF的空白,促進我國基金市場的建設與完善。
投資關鍵在於“擇時”
由於黃金ETF是一種以黃金爲基礎資產,追蹤現貨黃金價格波動的金融衍生產品。換言之,黃金ETF屬於被動管理產品,只有在黃金現貨市場上漲時才能掙錢,黃金ETF只能做多。目前黃金ETF持倉量最大的FDR公司從2004年至今的年化收益率爲20%。這也得益於趕上了上一撥黃金大牛市。所以黃金ETF獲利與否關鍵在於“擇時”
專業人士面對今年的黃金走勢,大部分認爲金價已經歷了12年黃金大牛市或接近尾聲,黃金現貨市場似乎上漲乏力。
儘管目前黃金價格跟往年相比仍處於高位,但是今年出現大幅上漲的可能性比較小。美國經濟的復甦使得市場對量化寬鬆前景的預期減弱,美國釋放的流動性將減少;歐元區也度過了最爲艱難的時刻。這也是美元和歐元近期都將被市場看好的重要因素所在,投資者信心的提升自然決定了黃金的避險作用相應下降。
全球最大黃金ETF SPDR Gold Shares 1月25日減持黃金1.81噸至1329.9噸,這已經是該公司連續第三個交易日減持,並再創近四個月新低。
高盛大宗商品分析師也認爲,預計2018年黃金價格將跌至1200美元/盎司。報告中,該行分析師表示,假設美國實際利率,例如最有代表性的美國10年期債券在2018年回升至2.0%,預計黃金價格將在今後5年持續走低。同時,高盛預計黃金ETF需求將在2014年放緩,並且削減黃金價格漲勢。
鑑於此,筆者在此提醒個人投資者,投資黃金ETF必須要“擇時”,眼下,顯然不是個人投資者介入的最佳時機。
風險因素
投資黃金ETF基金的風險相對較低,因該類產品的目標是追蹤黃金現貨價格的波動,金價走勢無疑是投資黃金ETF最大的風險因素。當然,作爲一種基於商品和證券的衍生產品,因其交易制度、計費方法等也會帶來一些特有的風險。
1、黃金ETF基金份額的淨值受黃金波動影響巨大。基金以金條價值減去負債(包括應付賬)計算淨值。
2、基金份額在二級市場交易可能偏離其淨值。原因是黃金ETF通常在某一地區交易所上市交易,而其跟蹤的基礎資產黃金的交易則主要在倫敦和紐約市場交易,各交易所開盤、收盤時間以及交易活躍時段均不同。以GLD爲例,該基金在紐約證券交易所(NYSE)上市,收盤時間爲紐約當地時間下午4點15分,而當紐約商品交易所(NYMEX)的COMEX紐約黃金交易時段在紐約當地時間下午1點30分結束後,當天全球黃金交易的流動性大幅降低,基金份額相對於黃金現貨價格出現升貼水的機率增加。
3、基金出售黃金資產用以支付管理費將使每基金份額淨值持續減少。這是投資者應特別注意的一種風險因素。黃金ETF基金並不產生收益,管理方只靠持續出售黃金資產來提取所需管理費用。假設黃金價格一直不變,基金份額淨值和交易價格會因基金持續出售黃金而逐漸減少。 4、出售黃金方式帶來的影響。基金託管人按需要出售基金持有的黃金資產,與當時的黃金現貨價格高低無關。因爲黃金ETF基金採用被動管理,並不想利用黃金價格的波動賺取利潤,所以基金的黃金資產可能在低價區間被出售。
5、基金髮行過程本身帶來的影響。黃金ETF以黃金爲基礎資產,有多少基金份額被髮行在外,就意味着有多少黃金金條被收入基金在保管人處開立的賬戶中。在基金髮行初期,授權會員爲申購基金,必須要大量買入黃金並存入保管人處,這無疑將提振對黃金現貨的需求,造成短期內金價上漲。當基金髮行完畢,市場需求大量下降,金價和基金份額的淨值可能馬上下跌。2004年11月18日,GLD掛牌前黃金現貨同樣經歷了依次升幅達10%的短在線衝,幾個交易日後,價格迅速回落,盤整約9個月後纔開始另一輪漲升。
6、法律風險。黃金ETF基金多以委託人信託的形式在全球主要避稅地區註冊成爲離岸公司,較少受所在地區法律約束。如GLD以信託形式註冊於美國特拉華洲,既不受美國1940年投資公司法約束,也不受1936年商品交易法案監管,同時,因它不能交易和持有商品期貨合約,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亦無權對其進行監管。
7、黃金保管風險。基金持有的黃金資產可能遭遇丟失、損壞或偷盜的風險。以GLD爲例,託管人並不對黃金進行保險,保管人僅對其保管黃金的業務實力情況進行適度保險,而且,託管人也不是保險合約的受益人。因此,若以上黃金損失真的發生,保管人可能得不到足夠的保險保障。
8、匯率風險。因主要黃金ETF追蹤的現貨資產黃金是以美元計價,當其在以非美貨幣爲通貨的國家上市交易,並以當地貨幣標價時就會產生匯率風險。如Gold Bullion Securities黃金ETF上市地在澳大利亞,並以澳元爲計價貨幣,其基金份額的價格將受到以美元計價的黃金價格和澳元兌美元匯率的雙重影響。
(工行網站特約作者:李保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