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風貌 | 電子銀行 個人金融 信用卡 融e購 | 理財 外匯 保險
人才招聘 | 公司業務 機構業務 資產託管 企業年金 | 股票 基金 期貨
金融信息 | 工行學苑 視頻專區 網上論壇 投資銀行 | 貴金屬 債券 超市
首頁外匯外匯資訊央行動態中國人民銀行

央行建議審慎對待股票“T+0” 或誘發風險

 

  中國人民銀行29日發佈的《中國金融穩定報告(2013)》指出,當前我國股票市場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但總體上仍處於“新興加轉軌”階段,應審慎對待股票“T+0”交易。

  所謂“T+0”交易,主要指當日買進的股票可於當日賣出的交易行爲。我國股票市場發展歷史上,1992—1995年的上海A股市場、2001年之前的B股市場以及2005年的權證市場,都先後實行過“T+0”交易。但因當時“T+0”交易助長了市場投機氣氛,加劇了股價波動而被叫停。目前A股市場尚未實行“T+0”交易。

  近期,有觀點認爲,當前我國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TF)在申購環節允許當日申購的ETF份額當日賣出,變相實現了“T+0”交易。由於ETF申購有最低份額要求(一般爲100萬份),中小投資者因資金門檻等原因,無法像機構和大戶那樣通過“T+0”方式實施日內交易策略進行風險對衝,在跟風買進股票後難以及時賣出規避風險。因此,持上述觀點者認爲,從保護中小投資者權益、體現市場公平性角度,需抓緊研究論證並穩步推進股票“T+0”交易制度。

  對此央行指出,表面上看,“T+0”交易的確可以使投資者根據行情變化及時調整投資行爲,鎖定交易利潤或避免損失擴大;也可以活躍市場,增加證券公司佣金收入;但“T+0”交易的潛在風險也不容忽視。

  一是誘發結算風險。由於當日可進行證券的多次買進賣出,證券交易頻率較高,而證券清算交收存在一定時滯(通常爲1天以上),投資者在買入證券後,當日賣出的只能是“尚未到賬的應收證券”,因此“T+0”交易本質上是一種信用交易。證券公司出於做大交易規模,賺取佣金等利益驅動,可能會允許投資者進行大量透資交易。一旦出現風險失控,導致資金交收違約,將影響證券登記結算體系的安全。

  二是加劇市場波動。“T+0”交易可能誘使投資者更加頻繁地參與證券的買賣,同一筆資金在一天內的多次買進賣出,在增加市場交易量的同時,也虛增了資金供給,對證券價格具有助漲助跌效果,加劇市場波動。

  三是增加市場操縱風險。“T+0”交易可能爲內幕交易、市場操縱等證券違法違規行爲提供便利。比如,佔有資金優勢的投資者可以在拉擡股價後立即賣出股票,操縱市場的“莊家”可以“以小搏大”,買入數倍於自身資金實力的股票,或者通過合謀進行頻繁的相互買賣製造虛假的交易,引誘散戶跟風操作,這些行爲都增加了市場監管的難度,對證券監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央行認爲,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國股票市場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但總體上仍處於“新興加轉軌”階段。因此,當前A股市場是否實施“T+0”交易需全面研究、審慎對待。

  事實上,從國際經驗看,鑑於“T+0”交易的潛在風險,實行“T+0”交易需在投資者成熟度、證券監管水平等方面滿足一定前提條件,否則極易出現風險。個別新興市場在實施“T+0”交易過程中也曾出現過類似A股的情況。如我國臺灣市場1985年前曾允許“T+0”交易,但因風險過大,於1985年7月禁止,直到1994年後,各方面條件和環境成熟後才逐步放開。

  據介紹,即便美國這樣的成熟市場,雖允許投資者進行“T+0”交易,但在制度層面上也設置了較高的參與門檻,避免風險承擔能力不足的投資者參與此類信用交易,並防止投資者因過於頻繁的交易導致較大損失而給證券公司乃至結算體系造成風險。同時,針對日內交易次數過於頻繁,可能影響市場,損害其他投資者利益的行爲,在日常監管和事後處罰方面美國還有多種配套手段和措施。

分享
QQ MSN Mail Kaixin Favorite Mail Kaixin
  注:本信息僅代表專家個人觀點僅供參考,據此投資風險自負。

(中國金融信息網 2014-04-30)
【關閉窗口】
 外匯業務 更多>>
小額結售匯
  該業務是爲在工行開立多幣種賬戶並開通網上銀行的境內個人提供的在線買賣外匯業務……[詳細]
·境外匯入匯款 ·境外匯出匯款 ·全球快匯
·匯款直通車 ·攜帶外匯出境許可證 ·個人結匯
 每日關注  
·經濟指標 ·人民幣外匯牌價 ·外匯行情
·央行利率 ·外匯存款利率 ·香港市場貨幣匯率
 幣種資訊 更多>>
美元
歐元
英鎊
澳元
日元
瑞郎
加元
港幣
人民幣
中國工商銀行版權所有 京ICP證 03024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