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持有的貨幣資金通常反映了公司的資產質量。從已經披露中報的上市公司情況看,上半年部分公司仍然面臨着流動性壓力。據同花順iFinD統計顯示,在剔除金融類公司後,目前披露中報的489家公司上半年的貨幣資金總計3958.10億元,自去年四季度以來呈現逐季下滑態勢。
多家公司遭遇“雙殺”
數據顯示,上述489家上市公司上半年的貨幣資金總計3958.10億元,分別較今年一季度末和去年年底下降了5.43%和7.62%。從佔總資產的比重來看,上述公司上半年貨幣資金佔比也出現“節節下滑”,從2012年年底的13.46%,下降到今年6月底的11.79%。
可以看到,在上述489家公司中,有344家公司6月末持有的貨幣資金較年初出現下降,佔比超過七成;有47家公司持有的貨幣資金較年初減少超過50%以上。其中,S*ST聚友上半年貨幣資金共188.36萬元,較年初下降了97.72%。嘉應制藥、金瑞礦業等公司的貨幣資金下降幅度也超過60%。
在統計範圍內,有10家公司截至6月底的貨幣資金尚不足千萬元的規模,這其中有6家公司的業績出現明顯下滑。鬆遼汽車上半年淨利潤同比下降了81.41%,公司6月末持有的貨幣資金僅有262.61萬元,較年初下降了68.43%。新疆天宏、四環藥業等公司出現業績和資金“雙殺”。
經營性現金流的變化則從另一個角度印證了上市公司所面臨的資金壓力。上半年有193家公司的經營性現金流爲負。除房企由於大手筆購地所導致的現金流出外,一些公司的現金流多少受到了宏觀經濟及市場變化的影響。小商品城上半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同比減少了14.76億元,其中,收取市場場租同比減少了4.68億元。
業績支撐穩定現金流
相比之下,萬科是已披露中報的公司中,賬上貨幣資金最多的一家。截至6月末,公司持有的貨幣資金達到376.04億元。緊隨其後的是華能國際,貨幣資金爲157.03億元。首開股份、中國聯通持有的貨幣資金也在百億元以上。
較好的業績表現成爲上市公司獲得穩定現金流的重要因素。以萬科爲例,公司上半年的淨利潤增幅爲22.31%。公司結算面積和結算收入分別同比增長了47.2%和34.4%。儘管從變化上看,萬科上半年的貨幣資金較年初下降了約28%,但這與公司上半年不斷擴充土地儲備有着直接關係。
根據中報,上半年萬科新增加開發項目42個,按權益計算的佔地面積約342萬平方米,對應的規劃建築面積約925萬平方米。截至6月末,公司按權益計算的建築面積合計4123萬平方米,可滿足未來兩到三年的開發需求。
從上半年的表現上看,由於業績穩步增長,使不少上市公司的資金情況有了保障,甚至成爲現金“奶牛”。
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剔除金融行業後,上半年有10家公司的每股經營活動現金流量淨額在1元以上。其中,飛馬國際上半年這一數值達到3.12元,而公司去年僅爲0.28元。公司表示,現金流改善主要是應收款項收回,且公司優化結算方式,對外支付更多地以銀行承兌匯票、信用證等支付方式,延緩了經營性現金的流出所致。
業內人士認爲,保持一定的現金規模對公司保持日常經營週轉十分重要,通常現金充裕的公司有較好的資產質量。不過手握大量現金卻不投入再生產也並非好事。目前上市公司購買理財產品的熱情逐漸升溫,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受宏觀經濟增速下滑,一些公司擴大再生產的積極性並不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