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分行經營綜述
青海省位於青藏高原東北部,因境內有中國最大的內陸鹹水湖青海湖而得名,簡稱“青”,省會西寧市,面積約72萬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058米,是世界四大無公害超淨區之一,素有“江河源頭”“中華水塔”之美譽,莽莽崑崙、巍巍祁連橫亙南北;黃河、長江、瀾滄江奔涌而出,滋潤着中華上下五千年的燦爛文明。全省常住人口595萬人,其中少數民族佔總人口49%以上。青海是資源型省份,可利用天然草場面積5億多畝,全省現有林地總面積佔國土面積的6.4%,溼地面積居全國首位,生態資產價值25.8萬億元;青海省是國家重要的戰略資源接續儲備地,鹽湖資源儲量大,已探明礦產資源潛在價值約112.5萬億元。青海省光能、水能和風能潛力巨大,非常規能源潛力巨大。青海省旅遊資源豐富,有中國首個三江源國家公園,國際重要溼地青海湖成爲核心IP,國家級旅遊景點87處,具有開發前景的旅遊資源400多項,2024年遊客量突破5000萬人次。
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青海省分行於1986年8月1日與中國人民銀行青海省分行分設成立,2006年10月工商銀行整體上市後,改製爲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青海省分行(以下簡稱工商銀行青海省分行),是中國工商銀行轄屬一級分行,非法人分支機構,轄屬13家一級支行,實行直通式扁平化管理。截至2024年末,全行營業網點共78家。
2024年以來,工商銀行青海省分行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爲指導,認真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及黨的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中央金融工作會議、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青海工作的重大要求,堅持黨建引領,促進“五化”轉型,深化“六大支柱”體系建設,紮實推進“五篇大文章”走深走實,貫徹執行一攬子增量政策,聚焦實體經濟、鄉村振興、普惠金融、振需促消等重點領域,持續加大信貸投放和資源投入,全力支持生態文明高地和產業“四地”建設,爲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青海篇章貢獻了金融力量。截至2024年末,全部存款餘額872億元,較年初淨增78億元,同比多增71億元。各項貸款餘額1081億元,較年初增加60億元,全年累計承銷地方債22億元,連續多年保持地方債投資同業第一。淨利潤7.67億元,資產質量保持可比同業最優水平。
工商銀行青海省分行堅持守正創新,不斷完善機制,強化管理,深化改革,加快創新,積極探索金融服務新質生產力發展的有效路徑,當好服務實體經濟的主力軍、綠色金融的標杆行、支持青海生態文明建設的領頭雁,持續提升金融服務水平,冠名建設黃河上游千畝生態公益林項目,在服務“五篇大文章”、支持實體經濟發展、黃河上游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方面貢獻了金融力量。並在業務流程優化、數字化轉型、網點渠道建設、支付便利化等方面都取得了長足進步。聚焦數字化實施“五維佈局”,加快推動經營模式和治理模式的數字化轉型,打造與中國式現代化經濟體系相適應的“數字工行”,以金融高質量發展服務新發展格局,有效滿足了實體經濟和人民羣衆日益增長的金融服務需要。堅持黨建引領,從嚴治理,堅定不移全面從嚴治黨,忠誠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踐行金融爲民、金融利民、金融惠民、金融安民,確保黨的金融方針政策在青海分行得到全面貫徹落實。省分行連續獲得全國文明單位榮譽稱號。
在迎來“十五五”規劃的新徵程上,工商銀行青海省分行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爲指導,認真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緊緊圍繞防風險、強監管、促發展工作主線,堅持黨建引領,加強能力建設,推進“五化”轉型,抓好高質量黨建,服務高質量發展,深化高效能改革,推進高水平安全,推動經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量的合理增長、險的精準防控、規的嚴格恪守,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目標,爲“十五五”良好開局打牢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