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歐元區經濟大國陸續公佈的第三季度GDP較第二季度有所增長,顯示歐洲經濟前景好轉,由此澳元兌歐元可能下跌。
據彭博社11月17日報道,由於11月13日法國、德國和荷蘭相繼公佈第三季度GDP在經歷了第二季度的衰退後增長,可能導致澳元走軟。
11月14日紐約匯市收盤,澳元兌0.6114歐元,亞洲匯市收盤澳元兌0.6122歐元。由於投資者預期澳元走勢將好於歐元,推動澳元兌歐元在近14周內累計上漲了8.2%。
歐盟統計局11月14日公佈,經濟總量達8萬億美元的歐元區第三季度以近15個月以來最快的速度增長。第三季度GDP季比增長了0.4%。
澳元兌歐元在近4日的亞洲匯市交易中下跌。11月11日澳元兌歐元曾一度升至3年高點。
相對而言,澳元兌美元則變化不大。11月14日紐約匯市收盤,澳元兌0.7207美元。北京時間10:50,澳元兌0.7166美元。
澳大利亞國債券連續第2日上漲。2006年11月到期,票面利率6.75%的債券升至102.721,即每1000元面值上漲0.108澳元。其收益率下跌4個基點至5.75%。
(都穎琪 實習編譯)
荷蘭央行行長魏霖克呼籲歐盟小國採取行動確保歐盟穩定和發展協定的有效性,儘管法國及德國的公共赤字正在不斷上升。
據法新社11月17日報道,荷蘭央行行長魏霖克(Nout Wellink)在接受Buitenhof電視節目採訪時表示,歐盟中的小國家必須聯合起來,爲確保歐盟穩定和發展協定的持續實施盡一切努力。
魏霖克指出,德國財長漢斯.埃歇爾(Hans Eichel)認爲歐盟穩定和發展協定是不合邏輯的言論“令人震驚”。
5年前,德國率先提出建立歐盟穩定和發展協定的設想。
(劉寧 編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