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股東增持、ETF份額的擴大抑或是對海外投資者的進一步開放,都預示着當前進入A股的長期配置盤資金正在不斷增加,而配置盤資金的流入也與日前A股震盪下跌出現的低估值機會有關。而隨着大盤指數的企穩,多方因素出現改變,市場資金參與度也將逐步回升。在反彈初期,資金面承壓情況雖有緩解,但仍不夠寬裕,因而,績優中小創個股也更容易成爲主力資金佈局的目標。
A股涌現“抄底資金”?長期配置盤或爲主要動因
隨着A股下跌的中止和上證開啓的三連陽,更多新進場的資金正在被市場所關注。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發現,當前A股的新增入市資金一方面來自於不少上市公司大股東及高管的增持;另一方面,部分ETF份額的擴大也預示着更多配置資金正在進入A股尋找機會。
業內人士認爲,無論是股東增持、ETF份額的擴大抑或是對海外投資者的進一步開放,都預示着當前進入A股的長期配置盤資金正在不斷增加,而配置盤資金的流入也與日前A股震盪下跌出現的低估值機會有關。
多渠道資金入場
A股的三連陽並非偶然。
種種跡象顯示,多路資金中來自控股股東、公司高管的增持是近期入市資金的力量之一。
7月10日晚,文峯集團發佈公告稱控股股東江蘇文峯集團有限公司擬在7月11日起6個月內累計增持公司股份1%-2%;同日,安控科技亦發佈公告稱,公司董事兼總經理張磊、監事會主席劉曉良等人計劃增持公司股份合計不超過人民幣75萬元。
以上兩家公司的增持並非孤例。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統計,自7月9日至7月10日下午18:00,已有13家上市公司發佈有關控股股東、公司高管增持公司股票計劃。
“很多時候市場會猜測這種增持是爲了維護股價,實際上股東和高管考慮更多的還是投資利益,有些時候他們認爲自身公司股價被低估後,往往會採取增持措施,”北京一家TMT類上市公司董祕表示,“特別是前兩年上市公司控制權頻發的情況下,市場的估值窪地也給了一些大股東低成本增加控股籌碼的機會。”
同時,A股近三個交易日來另有超過百億的增量資金來自境外部分。滬港通數據顯示,7月6日、9日、10日三個交易日的北上資金分別達19.43億元、35.75億元和26.92億元;深港通則爲15.70億元、19.14億元和17.20億元,兩渠道在三交易日合計買入規模達134.14億元。
同樣出現增量資金信號的還有ETF規模。
記者統計數據發現,僅在7月初到7月10日的7個交易日內,華安創業板50ETF、易方達創業板ETF、華夏滬深300ETF等不少於10只場內ETF基金規模出現了超過1億份的增長,若按最新的單位淨值估算,上述新增規模涉及資金合計達62.12億元。
“ETF更多是配置盤在投,這說明A股的資產配置屬性正在得到進一步提高,”深圳一家基金公司ETF基金經理表示,“隨着A股市場投資風格的成熟和波動率的下降,未來預計進入ETF的配置資金會進一步增加。”
而在制度層面上,監管層也在預期上創造引導更多增量資金入市的可能性。
7月8日晚,證監會公告稱允許外國投資者開立證券賬戶,直接投資A股;同時包括全球最大對衝基金——橋水以及富達、瑞銀、富敦、英仕曼等在內的13家外資機構也已完成國內的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記,而發行產品的亦有8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