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有色金屬一改2016年“內強外弱”格局,演變爲“內弱外強”,LME金屬(除三個月錫價之外)的走勢比滬市有色金屬要強。筆者認爲,有色金屬走勢強弱分化主要與經濟復甦步伐不同、供需主要矛盾切換和人民幣匯率三個因素變化有很大關係。2018年,伴隨地產和基建投資增速回落,國內主動補庫可能變爲被動累庫,最終需求走弱會拖累整體有色價格表現。
宏觀方面,從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全球經濟復甦或者增長的步伐就出現明顯的分化。發達國家中美國率先實施QE,最先企穩復甦,歐元區在金融危機之後還遭遇歐債危機直到2017年經濟纔有起色。
中國經濟在2009年率先走出金融危機衝擊,但2011年開始進入轉型期,直到2016年由於市場出清和供給側改革完成產能出清。由此,商品長達四年下跌後首次大規模反彈。不過,2017年開始,中國經濟大體持穩,有色金屬消費回升力度弱於2016年,其中二季度和四季度,需求端加槓桿放緩一度導致商品大規模回撤。與此同時,11月、12月,歐洲、美國和日本包括製造業PMI繼續上升,海外經濟復甦向好,助推具備國際定價的LME三個月銅、鋅和鎳價格明顯上漲。對比之下,國內有色金屬儘管止跌回升,但漲幅並不如LME的漲幅,主要是中國經濟可能再度進入庫存去化階段,全球主要經濟體所處的復甦階段不一致。
基本面上,2017年四季度商品供需矛盾切換,2017年前三季度市場焦點還是在供給端,2017年四季度,市場焦點轉向需求。對於有色金屬而言,中國對銅的需求在2017年前三季度佔全球的50.5%,其他金屬消費比重也超過40%,但由於有色金屬定價權在LME和COMEX,基金等海外資本因歐美經濟復甦對需求樂觀,國內需求因季節性淡季,LME有色金屬強於滬市金屬。
比如銅方面,2017年12月中下旬銅價走勢堅挺,超過其他有色金屬主要是2017年底廢銅進口批文較2016年同期大幅減少,原先銅產業鏈受環保因素較少,但年底包括銅陵有色30萬噸產能受環保問題停產,以及市場傳聞江西銅業也因江西省政府文件可能因排污問題而部分產能停產,但這實際是短期性因素,一方面,國內有色冶煉排放等很早就走在環保前列,環保導致大型冶煉企業關停產能尚未有先例,小企業存在這種可能;另一方面,有色金屬價格長期還需要看需求。
鋁方面,國內供給側改革、環保限產等因素導致原材料成本一度飆升,但國內需求增速從年初預計的7%左右回落至3%左右,而LME鋁價則受益於中國鋁材出口放緩的壓力(部分銅管半成品鋁材變相出口鋁錠),但2018年鋁製品出口關稅降爲零,這可能加劇歐盟和美國對鋁製品反傾銷的壓力。
從匯率角度來看,有色金屬不僅和美元走勢密切相關。隨着中國經濟在全球比重提升,以及人民幣匯率國家化下,有色金屬進出口貿易對人民幣匯率敏感度增加的情況下,人民幣升值,一般意味着有色金屬進口購買力增加,進口增加提振國際有色金屬價格,對國內而言則是庫存累計的壓力。因此,2017年人民幣兌美元升值大約5.6%左右,滬市有色金屬相對於LME有色金屬會出現折價情況。
總體來看,有色金屬供應端的邊際變化也出現分化(供應壓縮空間極爲有限),但需求端都共同面臨因居民、政府和企業穩槓桿或者去槓桿帶來的下行風險。而海外經濟復甦步伐滯後中國一個季度左右,因此有色金屬未來內外價差修復很大可能通過LME補跌方式來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