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開年,中歐關係呈現新氣象:法國總統馬克龍、北歐和波羅的海七國議長、英國首相特雷莎·梅已經或即將訪華,“中歐旅遊年”在威尼斯開幕,“一帶一路”項目落戶比利時澤布呂赫港……
從攜手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到共同維護多邊主義,再到反對貿易保護主義,面對當前國際格局深刻變化,新時代中國和歐洲之間共同語言越來越多,各領域交流與互利合作不斷拓展,中歐關係在國際舞臺上的重要性日益增大。
“一帶一路”:中歐合作新框架
今年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5週年。歐洲對這一倡議的態度已由最初的猜疑轉變爲積極參與。馬克龍訪華時表示,法方重視在“一帶一路”框架下增進兩國合作,認爲這極具戰略意義;歐盟駐華大使史偉日前透露,歐盟將在三四個月內出臺歐亞大陸互聯互通藍圖,以便更好地與“一帶一路”倡議對接;特雷莎·梅訪華期間也將與中方一道拓展“一帶一路”合作平臺。
從地方、成員國到歐盟層面,從商界、學界到政界,越來越多的歐洲人從“一帶一路”倡議中看到發展機遇,希望增進了解和推進合作。歐洲議會歐中友好小組主席內傑·德瓦說,歐洲人意識到,如果這一倡議順利實施,歐洲每年經濟增長率有望達到6%,遠遠高於現在。
歐洲智庫馬達里亞加基金會執行主任皮埃爾·德福安表示,4年多來,“一帶一路”建設在歐洲穩步推進,積小勝爲大勝。匈塞鐵路、希臘比雷埃夫斯港等重點項目紛紛上馬,這向歐洲證明了中國不是在空談,而是在行動。
與一些重點項目相比,中歐班列更能讓普通歐洲人感知“一帶一路”的觸角和吸引力。去年中歐班列開行3673列,同比增長116%,超過過去6年的總和。截至2017年底,中歐班列到達歐洲13個國家36個城市。
“一帶一路”倡議正成爲中歐合作新的框架。德福安評價說,“一帶一路”倡議正沿着正確的方向發展,這讓歐洲更多地開始往東看。
多邊主義:中歐合作新契機
今年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上,馬克龍和德國總理默克爾高調亮相,共同向外界宣示“歐洲回來了”的同時,堅決捍衛多邊主義,呼籲各國共同應對挑戰。這與中國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理念以及一貫支持和維護多邊主義的立場相得益彰。
默克爾表示,德國致力於尋找多邊方案解決共同問題,單邊行動和保護主義不可取。馬克龍也提到,多邊主義變得相對脆弱,包括聯合國、世界貿易組織等在內的國際組織遭受各種攻擊,但歷史已證明,解除與這些組織間的合作會產生怎樣的後果。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副院長馮仲平認爲,美國總統特朗普上臺後,歐洲國家在多邊主義理念上與美國政府發生了嚴重衝突。美國退出氣候變化《巴黎協定》和不斷威脅退出伊朗核協議,最終讓歐洲下決心提升與中國的關係。由於中國在這兩大問題上與歐洲持相同立場,中國和歐洲事實上已成爲堅定的合作伙伴。
馬克龍訪華期間,中法在聯合聲明中明確寫道,雙方將繼續促進以國際法和公認的國際關係準則爲基礎的多邊主義,深化和拓展在環境保護和應對氣候變化領域的合作以及堅持並維護伊朗核協議。
自由貿易:中歐合作新境界
經貿向來是中歐關係的基石,近年來中歐年貿易額保持在6000億美元左右。歐盟是中國第一大貿易伙伴,中國則是歐盟第二大貿易伙伴。
面對反全球化思潮和貿易保護主義擡頭,歐洲領導人意識到,貿易保護主義沒有出路,只會讓自己陷入孤立。馬克龍在世界經濟論壇上也公開呼籲實現兼具包容性和可持續性的全球化發展。
可以說,中國和歐洲在自由貿易問題上站到了一起:中歐都支持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反對一切形式的保護主義,努力確保公平競爭環境,以及推動實現更加開放、包容、平衡、互利共贏的經濟全球化。
當前,中歐正在共同推進雙邊投資協定談判。歐盟駐華大使史偉說,希望談判能在今年進入“決定性階段”,取得突破性進展。
更有有識之士指出,在貿易保護主義擡頭的背景下,中歐應該加快建立中歐自貿區,塑造全球貿易投資治理中南北合作的典範,使得中歐在維護經濟全球化和多邊貿易體系中作出更大貢獻,同時開創中歐合作新境界。
今年是中歐全面戰略伙伴關係建立15週年,也是中國改革開放40週年。15年來,中歐關係日臻成熟,不僅利於中國和歐洲發展,也利於全球和平與繁榮。正如歐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級代表莫蓋里尼所言,在全球治理面臨多方面挑戰的當下,歐中雙方的合作從未如此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