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輸入30
您所在的位置:
下半年IPO料拓展穿透式審覈
 

  今年上半年,證監會發審委共審覈108家公司(不包括10家取消審覈公司)的首發申請,58家獲通過,過會率爲53.7%,創近年新低。

  專家認爲,上半年A股IPO呈現規範化、制度化和審慎化特點,最大亮點是“重質不重量”,依法依規嚴格審查,謹慎審批。展望下半年,A股IPO審覈將保持現有良好態勢,繼續“重質不重量”,嚴格保薦人責任,拓展穿透式審覈,增強形式上的靈活性,總體“嚴謹穿透、積極向上”。同時,“帶病”IPO企業撤回數量會進一步增加,券商嚴把關會成爲常態。

  “兩低一高”特徵明顯

  新時代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潘向東認爲,2018年上半年A股IPO “兩低一高”特徵明顯,即過會率低、審覈數量降低,門檻提高,新經濟企業在IPO中受重視程度越來越高。

  業內人士指出,在監管層“重質不重量”審覈原則指引下,上半年IPO生態悄然生變,嚴把入口關態勢進一步確立,監管層循序漸進打造多層次成熟資本市場體系的意圖更加明晰。具體來看,在過會率降低、審覈數量降低、新增申報企業數量下降的同時,“堰塞湖”水位大幅下降。

  “2018年上半年A股IPO呈現規範化、制度化和審慎化特點。”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負責人田利輝表示,最大亮點是“重質不重量”,依法依規嚴格審查,謹慎審批。

  德勤中國全國上市業務組A股資本市場華北區主管合夥人童傳江表示,創新企業境內發行股票或中國存託憑證相關規定頒佈實施,以及從嚴的上市申請審覈指引出臺,將使A股市場從高度密集發行新股轉型成爲以質量爲先的市場。與2017年相比,2018年前六個月,更多申請個案被否決,獲得通過家數減少。長遠來看,在更多備受矚目和有質量的發行人支持下,資本市場更趨穩定。

  保薦機構不能“只薦不保”

  接近證監會的人士透露,監管層在督促中介機構歸位盡責方面,更加註重將IPO審覈關口前移,從源頭上嚴把上市公司質量關。保薦機構不能“只薦不保”,應該重點關注企業是否存在“帶病申報”現象,有病養好了再來申報。

  田利輝認爲,既然實行保薦制度,就需要保薦人履行職責,防止企業“帶病申報”,不能進行佔位卡位的機會主義保薦行爲。

  “未來IPO審覈關口前移將成爲常態。”潘向東表示,這有利於對新股發審嚴格把關,特別是更加註重企業持續經營能力、財務數據真實性、合法合規性等問題。企業“帶病申報”現象在IPO審覈關口前移下將進一步減少;同時,有利於實現嚴格追責。

  潘向東認爲,針對部分券商投行盲目搶進度卡位置、基礎工作不紮實、申報材料質量不高等問題,將IPO審覈關口前移,不僅有助於從源頭上嚴把上市公司質量關,而且有助於對問題多的保薦機構進行提醒或通報,納入發行部誠信檔案,還將提高保薦項目的標準和門檻。總之,在IPO審覈進入發審委環節之前就有較高的把控要求,將進一步提高IPO效率,讓優質公司早日上市,也爲註冊制的實施提前做好基礎制度建設。

  田利輝認爲,現在發審委工作更爲全面、細緻和審慎,多方位審查,把關更嚴,盡力杜絕企業“帶病過會”,對於存疑問題更傾向於行使否決權力,從而保證上市標準的嚴肅性。具體來看,發審委着重審覈利潤率、應收賬款、原材料、銷售渠道、關聯交易、會計處理方法、內部控制、核心技術、股權問題、募投項目等多項指標,對細節更爲關注。同時,全面考量企業質量、財務真實性、業務獨立性、合法合規性、內部控制力、股權合適性、募投合理度,從而深入分析企業的可持續盈利能力,工作思路更爲細緻。

  拓展穿透式審覈

  展望2018年下半年,潘向東認爲,在金融去槓桿、嚴監管、防風險的主基調下,A股IPO審覈將呈現以下態勢:一是進一步趨嚴,追責更加嚴格;二是審覈節奏加快,但通過率不會顯著增加;三是審覈進一步向新經濟企業傾斜;四是優質企業上市排隊時間縮短,上市速度加快;五是IPO堰塞湖現象得到緩解,監督制約機制進一步完善;六是“帶病”IPO企業撤回數量進一步增加,券商投行嚴把關成爲常態。

  “A股IPO審覈將保持現有良好態勢,繼續‘重質不重量’,嚴格保薦人責任,拓展穿透式審覈,增強形式上的靈活性。”田利輝認爲,仍會嚴把企業質量審覈關,防止“病從口入”,爲資本市場遴選優秀企業,爲優秀企業提供資本市場的有力支持,實現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大政方針。簡而言之,2018年下半年,A股IPO審覈將“嚴謹穿透、積極向上”。

  田利輝認爲,擬IPO企業要自我嚴格要求,力禁幕後交易,不要心存僥倖奢望,應致力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和公司治理規範化。

  潘向東建議,擬IPO企業尤其是涉及新經濟範疇的企業,要增強持續經營能力,做好規劃和企業發展藍圖,強化財務數據真實性,強化信息披露意識、減少關聯交易,做好IPO規劃。

  畢馬威中國資本市場諮詢組合夥人劉大昌認爲,中國存託憑證制度的推出爲海外註冊成立的中國科技公司迴歸A股市場提供便捷渠道,爲市場發展提供重大推動力,新經濟公司將成爲2018年下半年的焦點。

本資訊內容摘錄自第三方機構或組織,僅供參考,不代表工商銀行觀點。對於任何因使用或信賴本資訊而造成(或聲稱造成)的任何直接或間接損失,我們不承擔任何責任。

(摘自中國證券報•中證網 2018-07-02)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