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7年12月31日,共有32家保險相關企業在新三板成功掛牌,其中保險公司3家,保險中介機構29家。在2017年,共有7家新三板保險機構進行增發融資,共融資4.35億元,同比增長五倍。業內人士指出,由於A股上市門檻較高,加上2016年保監會發文表態支持保險公司掛牌新三板,近兩年來,新三板掛牌受到不少保險機構的青睞。2017年新三板保險機構新掛牌數量、協議轉讓股權的交易以及融資情況比2016年都有較爲明顯的提升,但交易額與融資額還有待提高。業內人士預計,受新三板對於中小保險機構的資金融通功能漸顯、近期新三板利好政策頒佈等因素的影響,2018年在新三板掛牌的保險機構數量料將有所增長。
險企新三板交易回暖
據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底,新三板掛牌的保險機構共32家,其中協議轉讓30家,做市轉讓2家。另外,目前掛牌的32家保險機構中,除衆誠保險,錦泰保險以及永誠保險3家是保險公司外,其餘超過90%的掛牌保險機構均爲專業中介公司。
天風證券分析師陸韻婷認爲,整體來看,2017年新三板市場活躍度有所好轉。2017年全年新三板保險機構交易數量爲3.45億股,較2016年同期漲幅接近6倍,成交金額達10.45億元,同比增長4倍。其中,2017年新掛牌的保險公司共11家,並且都是協議轉讓,與2016年持平。營業收入過億元的有3家,分別是創悅股份、安泰保險和誠安達。此外,有兩家(中衡股份、民太安)進行做市轉讓,成交量爲54.3萬股,同比下降72.7%;成交金額爲196.98萬元,同比下降70%。同時,新三板企業中12家保險機構進行協議轉讓,交易數量爲34424.3萬股,同比增長約10倍;交易金額爲10.42億元,同比增長4.5倍。值得一提的是,盛世大聯和衆誠保險成交額均過億元。
衆誠保險近日公開的資料顯示,衆誠保險對大聖科技增資8250萬元,佈局互聯網金融。大聖科技本輪計劃融資5.5億元,其中3.3億元由股東方廣汽集團(港股02238)、衆誠保險按原比例增資(15%股權)增資大聖科技。此次增資將爲大聖科技的後續發展提供資金支持,並推動衆誠保險互聯網金融佈局的進一步深化。
盛世大聯作爲新三板的保險中介機構,近段時間同樣動作頻頻;盛世大聯日前與中國人壽(港股02628)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合作範圍包括中國人壽財險經營範圍內的保險產品銷售、產品聯合開發等方面。
業內人士指出,目前,A股市場尚無保險中介機構上市。通常保險公司需要比較充裕的資本滿足償付能力需求,而保險中介機構並沒有償付能力的要求,理論上可以算作“0”資產運作,這種情況下掛牌新三板融資,是爲了建立服務網絡系統、拓展業務發展渠道,促進業務規模擴大。
資金融通功能漸顯
儘管2017年新三板保險機構交易活躍度有所好轉,但是仍有18家未產生過交易。陸韻婷稱,新三板保險機構無交易的主要原因包括:一是受新三板目前交易方式的影響,優質新三板保險機構的價值無法完全得到體現,交易流動性有所限制。二是部分掛牌的新三板保險機構股東人數少、公衆化程度低,原股東出於穩定股權結構考慮缺乏交易意願。三是部分公司股份改制未滿一年,沒有可流通股份。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保險室副主任朱儁生認爲,2017年新三板保險機構新掛牌數量、協議轉讓股權的交易以及融資情況雖比2016年都有較爲明顯的提升,但交易額與融資額比較有限,這反映了新三板目前比較普遍的發展特徵。
不過,2017年全年,掛牌險企中有恆榮匯彬、誠安達、潤華保險、新一站、宜信博誠五家險企進行了再融資,實際募集資金4.35億元。相較2016年僅有盛世華誠,萬舜股份以及鼎鴻保險三家公司進行總計0.7億元的實際募資來說,2017年掛牌新三板險企使用新三板的融資渠道更爲積極,掛牌的資金融通功能逐漸得到體現。
從募集資金的角度來看,陸韻婷稱,2017年共有7家新三板保險機構進行增發融資,共融資4.35億元,同比增長五倍。這主要得益於以下因素:首先,掛牌新三板有利於拓寬保險機構融資渠道,很多保險機構願意通過此進行融資,優化資本結構;其次,活躍的新三板交易,有利於得到機構的關注,彰顯企業價值,增強企業的流動性;最後,新三板上市後將受到較爲嚴格的監管,因此對於保險機構規範管理而言更有利。
朱儁生認爲,2018年保險公司的融資需求可能更大一些,原因在於,對於中小保險公司而言,產險公司普遍受持續虧損的影響,對資本金的需求具有相當的剛性;而不少中小壽險公司由於負債端的調整,面臨較大的現金流壓力,甚至出現現金流風險與償付能力壓力,也有補充資本較爲迫切的需求。因此,可以期待2018年融資會增多。
掛牌險企數量料增長
值得注意的是,從排隊等待入場新三板的保險機構來看,目前共5家機構處於在審狀態,大批機構排隊的擁擠現象不再。
“從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沒有大量保險機構登陸新三板或者處於在審狀態。由於審覈需要週期,短期內掛牌新三板的保險公司數量不會快速增長。”一位不願具名的業內人士認爲,保險公司並未批量掛牌新三板,可能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部分保險公司融資渠道較多,融資壓力不大;二是目前新三板市場活躍度有待提升;三是保險公司掛牌新三板以後,面臨更高的信息披露等監管政策要求,部分保險公司選擇暫時觀望。
朱儁生指出,2018年掛牌險企數量可能會有一定的增長,但可能增長的空間相對有限。陸韻婷預計,2018年新三板保險機構數量將會有所增長。首先,近日剛剛頒佈新三板新規以後,引入的新三板競價模式有利於提升新三板企業流動性,尤其是對於有價值的成長性企業實現價值有積極作用。因此新三板對於中小型保險公司及保險中介機構具有較大的吸引力。其次,新三板有利於中小保險機構的融資。2017年共有7家保險機構獲得了定增融資,實際募集資金爲4.35億元,較2016年同比增長五倍。最後,新三板上市有利於成長型的保險機構形成品牌效應,有效促進公司的發展。
同時,現在進入新三板的主要是財產保險公司或保險中介機構。我國保險中介機構正保持着穩定發展的態勢。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三季度,保險中介渠道實現保費收入26837.6億元,同比增長24.5%,佔全國總保費收入的87.6%,其中,保險兼業渠道、專業中介渠道、營銷員渠道佔比分別爲38%、7.8%、41.8%。而在高速發展的情況下,風險也不能忽視。業內人士稱,當前,跨市場、跨領域、跨產品經營越來越普遍,風險防範工作面臨的挑戰前所未有。保險中介監管部門一方面嚴厲打擊保險中介機構非法集資和傳銷行爲,另一方面,嚴密防範保險中介互聯網業務風險。
業內人士進一步指出,目前,國內保險產品同質化嚴重,財產保險公司的業務以車險爲主,中小保險公司由於分支機構和相關服務資源的侷限性,在車險市場有明顯的劣勢。中小型險企如果不能向非車險業務轉型,未來發展空間堪憂,且中小財險公司在創新研發方面通常存在不足,即使通過在新三板掛牌融資,缺乏產品與服務創新仍是短板。
中央財經大學保險學院院長李曉林表示,未來保險中介市場將出現兩極分化趨勢。一類是大型的垂直一體保險集團構建的綜合金融服務平臺。另一類中介平臺則是利用技術優勢,爲中小保險公司和保險中介提供各類技術支持的純服務平臺。在兩類大平臺的夾擊下,很多保險中介將被迫蛻變提供更爲專業的中介公司,傳統的交易型機構將被技術領先的智能型組織所替代,如何創造交易鏈接中的增值服務,將成爲生存的價值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