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A股市場熱點主要集中在週期股,本週一週期股強勢領漲,吸引融資客“跑步”加倉,由此刺激兩融餘額環比提升近30億元。考慮到昨日部分週期股發生回調,分析人士認爲,如果沒有及時出貨,短線介入的融資客勢必陷入浮虧窘境。
買“週期”現浮虧
7月10日,滬深兩市兩融餘額爲8873.32億元,環比提升近30億元。其中,融資餘額爲8827.75億元,環比提升27.98億元;融券餘額爲45.57億元,環比提升1.75億元。
從行業角度來看,29箇中信一級行業中,共有21個行業獲得融資淨買入。其中,電子元器件、有色金屬、醫藥板塊的融資淨買入額居前三位,分別爲7.18億元、4.81億元和3.28億元。此外,基礎化工行業爲2.93億元,其餘行業板塊均未超過2億元。相對而言,房地產和銀行板塊的融資淨償還額居前兩位,分別爲2.77億元和2.28億元。
本週一週期性板塊仍然位居漲幅榜前列,且大多數收紅。特別是鋼鐵板塊上漲1.75%,漲幅遙遙領先。本週二市場熱點風雲突變,家電、銀行、食品飲料和非銀行金融板塊成爲僅有的四個收紅板塊。相對而言,有色金屬、煤炭、輕工製造和鋼鐵等強週期板塊則紛紛低開低走,週一加倉的融資客如果未能及時抽離則難免面臨浮虧。
個股方面,方大炭素的融資淨買入額最高,爲2.32億元,大族激光、陝西煤業、晨鳴紙業的淨買入額也均超過1.3億元;此外海康威視、億緯鋰能、盛和資源和康美藥業的淨買入額超過億元。相對而言,中國平安、萬科A、興業銀行的融資淨償還額超過1.3億元。
謹慎看待週期股
實際上,週期股在前期已經上漲了一段時間。從中信一級行業20日漲跌幅排行榜來看,有色金屬、煤炭、鋼鐵和建材四個行業位居漲幅榜前四名。
但是券商對於這種行情演繹更多持謹慎態度。天風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徐彪認爲,市場反彈至此,週期股需要更多超預期因素來推動,否則後續分化可能性較大,建議關注中報可能超預期的週期股。
興業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王德倫指出,週期股的階段性反彈(預期修復和中報業績超預期)、短期低庫存疊加經濟需求的韌性,使得無論經濟還是股票均出現樂觀-悲觀預期的反覆,中期經濟基本面預計仍呈緩慢下行趨勢,當前時點更需要精選標的。
相對而言,前期持續領漲、近期較爲低迷的白馬股,仍然是主流券商中長期建議關注的大方向,尤其是前期相對滯漲的二線白馬品種。王德倫指出,在政策和資金導向未發生實質變化前,白馬消費價值股的資金遷徙有望持續,尤其是龍頭股的價值。建議關注三類龍頭標的:一是擁有全球競爭力的製造業龍頭,具備從規模到創新升級的優勢;二是國內市場佔有率較高的品牌消費類企業;三是具備“硬資產”的公司,如核心機場、高速、鐵路、著名旅遊區、傳統醫藥處方等,作爲“硬資產”同樣是中國的核心資產,此類稀缺資源存有價值重估空間。
(作者:張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