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與交易所市場聯動效應初顯
 

  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下稱“全國股轉系統”)公司董事長楊曉嘉昨日表示,全國股轉系統發展已進入新的歷史機遇期,下一步將繼續完善市場規則體系,夯實市場發展基礎,預計到今年年底,掛牌公司將超過1500家。

  作爲“2014金融街(000402)論壇”系列活動之一的“對話全國股轉系統—全面提升市場服務中小微企業能力”主題論壇昨日在京舉行,楊曉嘉是在該論壇上作出上述表示的。

  截至目前,全國股轉系統掛牌公司已達到1217家,市值約3300億元,市場直接融資規模突破100億元。掛牌公司當中,佔比95%的屬於中小微企業,95%以上是民營企業;一批農村信用社,私募基金等無法在場內交易所市場上市的金融企業登陸全國股轉系統。

  全國股轉系統統計顯示,2014年以來,全市場掛牌公司共完成股票發行205次,融資金額106.72億元,其中掛牌同時發行45次,融資金額39.76億元。同期,掛牌公司完成併購重組63次,併購金額合計44.02億元。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全國股轉系統與交易所市場的聯動效應已初步顯現。

  全國股轉系統統計顯示,目前已有22家上市公司及其關聯方參股或控股了20家掛牌公司,5家掛牌公司被上市公司併購而終止掛牌,同時已有8家掛牌公司轉板到中小板和創業板。

  楊曉嘉介紹,全國股轉系統掛牌公司中,代表新型行業和新型業態信息傳輸軟件服務業的佔比達到27%,高新技術產業覆蓋了80%的掛牌公司,高端信息技術等各類新型業態都在全國股轉系統實現了與資本的對接。

  全國股轉系統並不對掛牌企業設置財務指標,對此,楊曉嘉表示,這不僅沒有降低市場質量,反而市場發展非常穩定,無論是規模還是發展速度都比預期好。

  “不設准入門檻帶來市場活力和創新的動力,使資本市場支持實體經濟從以往的成熟後期和成熟期遷移到了創業期和成長初期,大大降低企業的准入門檻和成本。”她說,有人說過去10年間的地產,過去8年間的礦業和過去5年間的信託是投資挖掘的金礦,未來全國股轉系統將成爲下一個被挖掘的新市場。

  楊曉嘉表示,全國股轉系統已初具規模,爲下一步創新發展打下了基礎,但是市場依然處於初創期,機制不夠完善,業務規則和制度還在試行,市場功能還沒有充分發揮出來。

  “當前,全國股轉系統市場發展已經進入新的歷史機遇期。”楊曉嘉透露,下一步全國股轉系統將繼續完善規則體系,夯實市場發展基礎,推動市場創新,完善服務功能、提升服務水平。在掛牌覈准上,將盡可能減少自由裁量空間,乃至實現沒有自由裁量空間,同時加強市場預期管理。

分享
QQ MSN Mail Kaixin Favorite Mail Kaixin
  注:本信息僅代表專家個人觀點僅供參考,據此投資風險自負。

(摘自和訊網 2014-10-30)
【關閉窗口】

 相關文章

Article
·(深互動)春興精工:公司產能基本飽和
·鐵路基建板塊飆升 晉億實業等2股漲停
·[互動]華平股份:解釋三季報淨利潤下滑的原因
·(上互動)*ST東安:有關公司鑄造業務的合資合作目前都沒有進展
·[互動]冠昊生物:研發費用支出在公司半年報及年報中均有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