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輸入30
您所在的位置:
商品與美元“蹺蹺板效應”被打破
 

  今年以來,美元指數總體表現上佳,而以銅、原油等爲代表的主要大宗商品也出現了較大漲幅,美元指數與大宗商品出現同漲同跌的局面,這與近年來市場流行的美元指數與大宗商品價格的“蹺蹺板”走勢完全不同。

  分析人士指出,從邏輯上來看,美國經濟出現回暖,並進入加息週期,美元資產受到青睞,資金進入美國,導致美元指數走強,與此同時總需求回升,拉動工業品需求,導致大宗商品價格反彈,並形成美元指數與大宗商品價格共同上漲的局面。

  商品美元同步走強

  業內人士指出,首先,美國經濟目前已經基本上從低谷中回暖,債券收益率回升,並穩步進入加息週期,美元資產受到資金青睞,從而導致美元匯率不斷上漲。經濟回暖無疑還會拉動工業品需求,從而導致大宗商品價格反彈,催生通脹預期,形成美元指數與大宗商品價格同步走強。

  其次,以石油輸出國組織爲首的資源輸出國因爲各種因素開始促進供給端收縮,這也容易拉動大宗商品價格普漲,而美元作爲大宗商品的結算貨幣和避險貨幣,其會受到資金的青睞,美元與商品出現同漲的局面得到進一步穩固。

  加拿大皇家銀行資本市場策略主管克羅夫特預計,未來幾個月內油價將升至每桶60美元以上,較目前價格上漲近20%,而這將與美元漲勢同步。

  克羅夫特指出,過去半年以來油價逐漸攀升。未來還將開始看到美國原油庫存下降,這些高庫存數據也曾一直在打壓油價。此外,美國夏季駕駛季節的來臨也將對油價起到提振作用,而且需求不會很快下降。

  瑞信分析師表示,目前仍有不少投資者押注美國總統特朗普的政策主張將會對經濟帶來更大的激勵,特別是鉅額的基建計劃無疑對於美國經濟、股市以及相關大宗商品需求均將帶來刺激。

  警惕聯手“回調”

  分析人士同時指出,美元和大宗商品目前出現的同漲局面也具有周期性,因此投資者也需要警惕二者重新迴歸負相關性,或者是同步下跌。

  對於第一種可能性,在經濟週期的後半段,由於美國經濟的體量巨大,其週期性波動顯著,不可能一直維持高增長,相對別國較高的利率和貨幣在中長期也會對其經濟帶來負面影響。因此後續如果其他國家的經濟跟隨復甦,追捧美國資產的資金則可能流向其他國家尋找價值窪地,離開過於擁擠的美元和美國資產,導致資金流出美國,美元指數走弱,而其他國家經濟的復甦對於大宗商品的需求繼續形成支撐,大宗商品價格維持強勢,從而使得美元指數與大宗商品價格迴歸負相關波動。

  對於第二種可能性,在資源輸出國的供應端收縮結束以後,大宗商品價格可能回落,美國受到輸入性通脹和強美元的影響,其經濟受到拖累,美元指數從高位走弱,也可能形成美元指數與大宗商品同跌。

  此外,目前美國政府的負債率已經達到105%,如果基建項目落實,則美國的財政赤字有可能達到4%,這意味着政府部門進一步加槓桿的空間可能會受到制約,從而間接也給美元前景帶來不確定性,美元指數和大宗商品價格能否繼續同步走強充滿變數。

  注:本信息僅代表專家個人觀點僅供參考,據此投資風險自負。

(摘自中國證券報 2017-04-12)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