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輸入30
您所在的位置:
美股生物科技板塊IPO熱度重燃
 

  在經歷疲弱的開年表現後,美股生物科技企業上市熱情近期重燃。今年以來美股市場有8宗生物科技企業首次公開募股(IPO),其中第二季度迄今有5宗。行業觀察人士認爲,生物科技板塊IPO趨於活躍,且上市後股價表現良好,預計IPO窗口將進一步打開。

  生物科技IPO回暖

  此前的2014-2015年,美股市場上生物科技類企業的IPO活動持續火爆,僅2014年全年就有71宗生物科技IPO,佔當年美股全部IPO數量的四分之一。然而去年,在美國大選不確定性的衝擊下,整個美股醫療保健板塊只有42宗IPO,其中生物科技類有36宗,創2012年以來最低,總籌資規模尚不及2014年或2015年高峯期的三分之一。

  今年第一季度生物科技類IPO延續了去年的低迷表現,但4月底以來呈現回暖跡象。第二季度迄今美股已有5宗生物科技企業IPO,總籌資額近7億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來生物科技IPO的平均籌資規模較高。5月初上市的BioHaven醫藥控股籌資1.7億美元,成爲2016年以來第二大生物醫藥IPO;Jounce診療籌資1.17億美元;Tocagen籌資9800萬美元;研發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癌症抗體的Argenx上週上市,籌資1億美元;研發癌症新療法的臨牀階段生物技術開發商G1診療籌資1.05億美元。

  分析人士指出,平均籌資規模較高是一個好現象,生物科技行業中有大量初創公司尋求通過上市爲研發活動籌資,籌資規模高意味着投資者的風險偏好上升。

  與此同時,生物科技企業IPO後的股價表現也普遍向好。Tocagen上市首日上漲46%;Biohaven和UroGen上市首日漲幅都超過30%;Argenx上市首日股價漲幅達到35%;上週上市的G1診療IPO首日股價持平,但上週累計上漲10.5%。

  上市窗口再次開啓

  據IPO研究機構復興資本截至5月22日的最新統計,今年以來美股市場共有59宗IPO,同比增長120%,總籌資金額168億美元,是去年同期的四倍。其中醫療保健板塊有13宗IPO,在所有行業板塊中佔據首位。

  去年底的美國大選曾一度令醫療保健板塊承壓,兩位總統候選人雙雙抨擊高藥價,當選總統特朗普承諾做出重大改變,降低藥品價格。受此影響,美股生物科技板塊股價顯著下滑,企業IPO活動放緩。

  不過近期有跡象顯示特朗普在藥價問題上很可能“雷聲大雨點小”,投資者開始重新關注生物科技板塊。今年以來納斯達克生物科技指數累計上漲10%,主要漲幅集中在年初的兩個月。

  彭博專欄作家馬克斯·尼森認爲,過去一年多每次生物科技IPO窗口打開後都迅速關閉,但近期市場交易活躍度的上升和相對穩定的表現意味着這一次可能不同。生物科技企業似乎已經準備好“重新試水”,如果特朗普對藥品定價的批評熄火、一些企業的臨牀試驗成功,抑或企業併購活動增添動力,IPO的窗口都將更大幅度地敞開。

  注:本信息僅代表專家個人觀點僅供參考,據此投資風險自負。

(摘自中證網 2017-05-24)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