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末,美聯儲主席耶倫在傑克遜霍爾全球央行年會上偏向鷹派的表態,使得市場對美聯儲短期內加息的預期顯著升溫。對於近期表現較爲搶眼的新興市場貨幣,業內人士表示,從目前來看,資金持續青睞新興市場貨幣的趨勢暫未出現改變,然而由於美聯儲因素更加被市場看重,也不排除其漲勢放緩的可能。
新興貨幣漲勢或遇阻
資金流向監測機構EPFR最新公佈的數據顯示,截至8月24日當週,有超過200億美元的資金涌入全球貨幣市場基金,顯示出資金對新興市場貨幣的青睞。
國際金融協會(IIF)最新發布的報告也顯示,新興市場資產7月末以來淨流入資金132億美元,在全球共同基金和上市交易基金(ETF)中佔比達到11.7%,爲逾1年以來最高,遠超過發達市場資產資金淨流入速度。
然而,受到上週末耶倫偏鷹派表態的影響,8月29日盤中,此前漲勢良好的新興市場貨幣出現回調,部分投資者選擇獲利了結。截至當日亞太交易時段收盤,新興市場貨幣指數下降0.7%;韓元下跌1%,刷新一週多以來的低點;馬來西亞林吉特下跌0.7%。此外,除日本外的主要亞太區股市也普跌。
彭博分析師表示,美聯儲高層官員講話提高了美國最早下月升息的可能性,激勵美元走強。除美聯儲主席耶倫講話升溫了加息預期外,美聯儲副主席費希爾也表示,9月份加息是可能的。數據顯示,截至上週五,美聯儲加息概率從一週前的22%上升到42%。
新加坡銀行分析師也表示,亞洲貨幣本週走弱說明作爲市場目前對美聯儲9月加息的預測概率更高。
央行或被迫“放水”
市場分析人士表示,隨着新興經濟體央行在今年下半年可能進一步放寬貨幣政策的預期升溫,加之美元資產吸引力依舊較高,新興市場貨幣預計較難出現較強的漲勢,且不同的區域可能出現分化。對於亞太新興經濟體而言,資金並未出現外流現象,這些經濟體貨幣預計將表現較爲穩定。
東部證券分析師在報告中表示,從短期來看,美聯儲高級官員最近的強硬言論或給新興市場資金流動帶來變數,特別是投資者在美國就業數據出爐之前將更加謹慎。此前在英國“脫歐”公投結束之後,部分新興市場貨幣表現較好,特別是投資者進入亞洲新興市場尋求高收益。然而近期隨着對英國“脫歐”公投等事件的擔憂情緒下降,新興市場貨幣本身就出現獲利了結現象。但報告也表示,資本持續流入新興亞洲市場的現象也並未出現逆轉,這將有助於這些貨幣在下半年企穩,預計並不會出現資金大規模外流的現象。
匯豐分析師表示,中國、韓國、印度等多家亞洲央行都可能在今年下半年跟隨馬來西亞央行腳步降息。畢竟亞洲各國都面臨共同的經濟發展難題。首先是英國“脫歐”公投導致全球經濟面臨衰退風險,其次是亞洲各國還有一定的降息空間可以刺激經濟增長。今年7月13日,馬來西亞央行將基準利率下調25基點至3%,這也是馬來西亞央行自2009年以來五度加息後的首次降息。此舉令金融市場頗感意外同時,也讓不少機構投資者看到亞洲各國央行開啓新一輪貨幣寬鬆的徵兆。
瑞信分析師在研究報告中指出,近期美國加息預期升溫,以及美股持續創新高帶來的賺錢效應,正在吸引越來越多資本從亞洲迴流美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