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輸入30
您所在的位置:
慧欣女神:美聯儲凍產協議兩大利好,油價重返50美元是否能站穩
 
  
    2016年08月22日 10:02
    
      隨着OPEC凍產談判的臨近,不少產油大國均表態支持,令市場信心大振。加之,美國原油庫存下降,也令上週油價呈上漲之勢。然而伊朗持續增產,美國原油產量大增,鑽井數量持續上漲爲油價後市埋下不少隱患。
      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成員國與非OPEC成員國共同參加的國際能源論壇將於9月26日-28日在阿爾及利亞舉行,各產油大國將在論壇會議間隙展開討論。自該消息放出以來,沙特能源部長法利赫和俄羅斯能源部長諾瓦克均表態稱會爲維穩油價展開討論與合作,加入限產行列,令市場信心大增。
      上週五(8月19日),美元指數自低點溫和反彈,黃金價格結束四連漲,重啓下跌之勢。美國WTI9月原油期貨價格收盤上漲0.35美元,漲幅0.73%,報48.57美元/桶,錄得3月以來最大周度漲幅。因美聯儲多位官員發表鷹派講話,市場預期年內加息概率增加。而在本週召開的傑克遜霍爾年會上,預期耶倫也將放出鷹派信號。各大產油國有望在下月召開的OPEC非正式會議上達成凍產協議,且美國石油庫存出現大幅縮減。與此同時,ICE布倫特10月原油期貨價格收盤下跌0.13美元,跌幅0.26%,報50.76美元/桶。
      美國COMEX12月黃金期貨價格收盤下跌11.40美元,跌幅0.84%,報1345.80美元/盎司。因週五多位聯儲官員再次發表鷹派講話,幫助美元溫和反彈,美聯儲年內加息預期再次升溫,部分多頭的離場,均拖累金價下行。美國COMEX9月白銀期貨價格收盤跌至19.30美元/盎司。
      雖然美國股市似乎正欣欣向榮,美國經濟前景可期。但是,有一項數據卻嚴重惡化,創金融危機以來最高水平,且存在變得越來越糟的趨勢。而這一切最大的“禍首”就是油價。
      天然氣,原油,白銀行情分析及操作建議:
      原油,周線圖來看,本週收得一根大陽柱,本週原油價格在觸及44.38低點後一路高歌,布林帶收口,K線走回布林帶中軌,KDJ三線拐頭上揚,MACD雙線於零軸上方橫向交織,綠色能量柱開始浮現,預計原油多空兩方在50美元關口又將展開一場惡戰。
      日線來看,週五收得一根小陽柱,原油價格回調後繼續走高,MACD紅色動能柱放量,雙線於運行於零軸上方,很明顯的一個倒V型的走勢,K線收取七連陽,布林帶開口,K線運行與中軌附近且布林中軌向上運行,均線指標整體向上,附圖MACD金叉運行,紅柱能量持續放量,但KDJ三線卻有很明顯的向下拐頭的跡象,說明會有回調需求
      4小時圖來看,布林帶向上開口運行,公衆號慧欣女神,價格運行於布林帶中軌上方,承壓布林帶上軌,紅色能量柱縮量,MACD指標即將形成死叉運行,KDJ指標三線拐頭向下運行,綜合來看,短期內油價會有一定回調,操作上以回調做多爲主。
      原油操作建議:
      1、在48.50-48.70附分批近做多,止損0.4美元,目標49.50-49.60附近
      2、在49.80-50.00附近分批做空,止損0.4美元,目標49.00-49.20附近
      天然氣,日線圖來看,均線系統呈下行狀態5日均線拐頭向上,布林帶張口擴大,行情運行在布林帶下軌上方,快慢線下行發散,綠色能量柱縮量,KDJ三線指標形成聚攏向下發散。
      
      4小時圖看,布林帶張口向上,價格運行在布林帶上軌下方附近,MACD指標死叉向下運行,綠色能量柱放量,KDJ三線指標向下發散,綜合來看,空頭稍佔優,不過也要防範突發行情,若多頭擡頭也要及時改變策略。建議操作上以高空爲主。
      天然氣操作建議:
      1、建議4700-4720做多,止損30個點,目標4760-4820;
      2、建議4850-4870做空,止損30個點,目標4750-4800;
      3、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做單建議帶止損止盈,操作權由投資者本人自主決定,建議僅供參考,虧盈自負,行情瞬息萬變,具體操作請以實時點位爲準!
      白銀,從日線圖來看,MA5和MA10向下運行,布林帶三線平行運行,K線在布林帶中軌下方運行,MACD指標死叉運行,綠色動能柱放量,隨機指標KDJ三線粘合向下運行;
      4小時圖來看,MA5和MA10均向下運行,布林帶三線平行運行,K線位於布林帶中軌下方,MACD向下拐頭,綠色動能柱放量,隨機指標KDJ三線平行向下運行,綜合來看,個人建議今日以高位佈局空單爲主。
      白銀操作建議:
      1、建議4080-4100做空,止損30個點,目標4040-4000;
      2、建議3950-3970做多,止損30個點,目標4050-4100;
      
    
  注:本信息僅代表專家個人觀點僅供參考,據此投資風險自負。

(摘自世華財訊 2016-08-22)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