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輸入30
您所在的位置:
希拉里“誠信赤字”持續走高
 

  美國北卡羅來納州9日起允許本州選民通過郵寄選票方式提前投票。美國總統選舉普選階段提前投票程序由此開啓。

  選舉臨近,而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希拉里·克林頓的誠信問題也越發引人關注。她不僅因“郵件門”飽受詬病,近期又有調查顯示,她任國務卿期間,涉嫌向克林頓基金會捐款人提供“特殊待遇”。這一系列醜聞的曝光不僅給希拉里的選情增添變數,也引發美國民衆對政客“以權謀私”的嚴重不滿。

  資金運作很不透明

  在巨大輿論壓力之下,美國前總統比爾·克林頓日前表示,如果妻子希拉里入主白宮,克林頓基金會將不再接受來自國外和企業的捐款,他本人也將從基金會董事會辭職。

  克林頓2001年卸任總統後創辦了克林頓基金會。希拉里卸任國務卿後進入基金會董事會,但在去年宣佈競選總統後退出。基金會自稱關注推動全球衛生事業發展、減緩氣候變暖和應對經濟發展失衡等問題。

  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基金會共籌集約20億美元。基金會公佈的2014年納稅單顯示,基金會當年僅向其他組織提供了約500萬美元捐款,而自身運營的花費則高達約9100萬美元。此外,基金會因接受外國政府和大企業大筆捐贈而遭受質疑,克林頓夫婦也被抨擊通過募捐“出售”政治恩惠。

  在2009年希拉里擔任國務卿之前,克林頓基金會與白宮達成協議,承諾在她任職期間每年公佈克林頓基金會捐贈者名單,並在接受外國政府捐款前申請國務院批准,防止可能出現的利益瓜葛。但是,克林頓基金會下屬主要分支“克林頓健康倡議”組織去年承認,在希拉里任職國務卿期間並未向國務院提交過任何外國捐款信息。

  在克林頓基金會大量未公佈的大額外國捐款中,影響最大的當屬2010年來自阿爾及利亞的50萬美元捐款。克林頓基金會去年承認,沒有就接受這筆捐款向國務院報批。此外,基金會涉嫌“鑽空子”的情況比比皆是。例如,每年公佈的捐贈者名單只是按捐款額範圍羅列了個人和組織名稱,卻沒有提及捐贈日期及具體數額。

  以權謀私飽受質疑

  儘管希拉里一直強調她在國務院的工作與克林頓基金會完全分開,但隨着美國司法監督組織“司法觀察”今年8月公佈長達725頁關於她的高級助手與克林頓基金會高層之間的郵件通信記錄,克林頓基金會再次被推上風口浪尖。

  部分通信記錄顯示,希拉里在國務院的高級助手阿貝丁與克林頓基金會高層密切聯繫,爲基金會的大額捐款者提供與希拉里會面的便利。克林頓基金會一名高層人士還曾要求阿貝丁爲一名沒有表示姓名的人在國務院提供一個職位,並獲得了肯定答覆。

  另一方面,美聯社梳理了希拉里擔任國務卿頭兩年的工作日程後發現,她在此期間接見的非政要人士中超過一半曾向克林頓基金會捐過錢。儘管目前沒有明顯證據顯示希拉里有任何以權謀私的違法行爲,但由於她領導下的國務院和克林頓基金會之間有着千絲萬縷的關係,這導致外界對希拉里領導下的國務院是否爲克林頓基金會捐款者提供特殊待遇的質疑進一步加深。

  國務院和克林頓基金會之間的瓜葛,也爲共和黨提供了攻擊希拉里的新“彈藥”。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特朗普稱克林頓基金會爲“政治史上最腐敗的組織”,指責克林頓夫婦將這一基金會從慈善機構變爲“付費遊戲”。他呼籲司法部調查國務院是否曾向克林頓基金會提供特殊待遇。

  作爲迴應,希拉里團隊稱,國務院的政策制定和採取的所有行動沒有受到克林頓基金會影響。克林頓也向希拉里支持者發送郵件,強調基金會在全球範圍內推動艾滋病等疾病的治療中發揮的作用,並表示如果關閉基金會的話“會有人因此喪命”。

  政治誠信遭遇重創

  《今日美國報》9月初公佈的民調結果顯示,54%的受訪美國人認爲,克林頓夫婦在處理克林頓基金會事務時沒有采取避免利益衝突的正確措施。僅有三成美國人認爲對希拉里的指控毫無根據。

  自去年宣佈參選以來,希拉里一直飽受“誠信赤字”困擾,“郵件門”事件餘波未平,克林頓基金會的“劣跡”又再度加大了希拉里改善自身形象的難度。《今日美國報》民調結果顯示,截至8月底,有59%的選民認爲,希拉里不誠實、不值得信任。

  由美國選舉預測網站“清晰政治”統計的多項民調平均結果顯示,儘管希拉里的支持率明顯高於特朗普,但其領先優勢已經從8月初的近8個百分點下降至如今的3個百分點。

  觀察人士認爲,克林頓基金會引發的爭議不僅給希拉里競選之路增添了變數,也進一步暴露了美國政治制度存在的弊端,令更多美國民衆和國際輿論看清了美式民主外衣下掩藏的種種醜態。

  注:本信息僅代表專家個人觀點僅供參考,據此投資風險自負。

(中國金融信息網 2016-09-12)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