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30日 09:58 本月23日央行宣佈雙降後,銀行理財產品等固定收益類投資品種的收益率也呈現持續下滑的現象。記者走訪發現,昨日西安各家銀行在售的理財產品最高預期收益爲5.6%,互聯網“寶寶”類產品再次破“3”。 23日晚間,爲了向市場釋放流動性,央行再次祭出“雙降”大招。業內人士普遍認爲,央行此舉意在通過向市場輸送流動性的方式來降低實體經濟的融資成本,未來貨幣政策保持寬鬆的態勢也將成爲大概率事件。 昨日,記者走訪西安多家銀行了解到,寬鬆的流動性將對銀行理財產品等固定收益類投資品種產生負面影響,西安不少銀行在售的理財產品預期收益小幅下調。“資金面的逐步放鬆,必然使得理財產品的收益繼續走低。”西安曲江新區一家銀行理財經理透露,降息後該行理財產品預期收益平均下降了0.1%~0.2%,未來這些產品的預期收益率水平將會延續當前的下行趨勢,讓投資者期待的銀行理財“年末效應”或難現。 據統計,從2014年1月的5.76%到2015年9月的4.49%,不到兩年的時間裏銀行理財產品的月平均預期收益率下降了1.27個百分點,降幅達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