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8日 09:41 人民幣匯率波動加劇,“匯率保衛戰”繼續。1月25日起,央行將對境外人民幣業務參加行存放境內代理行的人民幣存款執行正常存款準備金率,即境內代理行現行法定存款準備金率。 週一(1月18日)早盤,離岸人民幣(CNH)兌美元亞市盤初漲破6.58關口,現報6.5792,較上週五紐約時段尾盤漲約350點。 此舉將進一步增加做空離岸人民幣的成本。一位外匯交易員指出,“總的來說,這會減少CNH流動性,CNH利率的波動率會增加。空頭的成本也會增加。?”央行相關文件則指出,這是爲了防範宏觀金融風險,促進金融機構穩健經營。 1月15日,在在岸人民幣市場開盤後,離岸人民幣繼續貶值。美元兌人民幣匯率報6.6146,貶值0.15%。 2014年12月,中國人民銀行發佈《中國人民銀行關於存款口徑調整後存款準備金政策和利率管理政策有關事項的通知》,規定將境外金融機構在境內金融機構存放納入存款準備金交付範圍,存款準備金率暫定爲零。 “經過一年多的準備工作,相關技術條件已經具備。”央行表示。 相關文件指出,有三類賬戶應徵收存準。包括,第一,境內代理行應爲開立賬戶的全部境外人民幣業務參加行分別設立“參加行人民幣存款準備金”賬戶,用於代理境外人民幣業務參加行交存人民幣存款準備金。 第二,港澳人民幣業務清算行存放中國人民銀行深圳市中心支行和珠海市中心支行清算賬戶人民幣存款的存款準備金率執行外資銀行現行法定存款準備金率。 第三,其他人民幣業務清算行存放境內母行清算賬戶人民幣存款的存款準備金率執行母行現行法定存款準備金率。 這些存款準備金率執行現行法定存款準備金利率,按季付息。現在境內銀行大行存準爲17%,中小銀行爲15%左右。 近期央行採取多種措施應對人民幣“跳水”,包括暫停部分外資銀行跨境人民幣購售業務,針對部分銀行人民幣購售業務平盤進行徵收懲罰性的交易費用,對境內遠期售匯業務徵收20%風險準備金等。(見財新週刊“激戰離岸人民幣市場”) 2014年11月央行前述文件出臺前夕,市場一度認爲非銀同業存款會立馬繳納準備金,部分做市銀行進行了超額備付,國內同業市場一度緊張,有一波小“錢荒”。但目前非銀同業存款的存款準備金率仍然爲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