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國內外媒體對未來一段時間中國人民銀行可能進行的新一輪寬鬆政策進行報道。中銀國際對此發表研報表示,中國存在進一步實施非傳統貨幣寬鬆政策的可能性。不過,QE可能性非常小。
中銀國際認爲,貨幣政策是否伴隨流動性注入經濟、央行資產負債表的擴充的規模是最核心的關注點。降息降准以外的非傳統貨幣政策種類衆多,但分析這些貨幣政策力度和效果的核心點還在於央行通過這些政策注入流動性的規模。2009年以來各大央行實行的非傳統寬鬆政策中,美聯儲QE3絕對規模最大,日本央行實行的超級QE相對GDP的規模最大。從後續對資本市場和經濟的影響程度看,這些政策效果明顯是最強的。
對於QE、LTRO、PSL三中貨幣政策工具:QE指央行直接從金融市場上購買金融資產(以國債爲主)的行爲;LTROs指商業銀行以手中的金融資產(主要是國債,包含少量其它類型的機構債)作爲抵押向央行貸款;PSL是中國央行於2013年首創的貨幣政策工具,2013年央行向國開行定向貸款1萬億元,貸款利率和抵押物央行均未做說明。對股票市場而言效果最好爲QE,LTROs和PSL其次。其中QE效果良好的主要機制在於它會帶來本幣明顯的貶值,進而通過貶值實現經濟的走好。
中銀國際判斷,中國存在進一步實施非傳統貨幣寬鬆政策的可能性。考慮到目前經濟下行的壓力非常大,認爲政府進一步採取非傳統貨幣寬鬆政策的可能性存在,但最終是否會落實仍需視經濟下行的力度、房地產市場復甦的情況而定。
從媒體已經披露的一些方案來看,中銀國際認爲QE可能性非常小,因爲目前中國的金融體系還不具備實施QE的制度條件,允許商業銀行以地方債爲抵押向央行貸款以及擴大PSL的範圍和規模從操作上是可行的。
考慮到中國獨特的金融體系,允許商業銀行以地方債爲抵押向央行貸款已經是一種類QE的操作,效果會比LTROs好,但代表的政策力度和QE比還是會略弱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