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風貌 | 電子銀行 個人金融 信用卡 融e購 | 理財 外匯 保險
人才招聘 | 公司業務 機構業務 資產託管 企業年金 | 股票 基金 期貨
金融信息 | 工行學苑 視頻專區 網上論壇 投資銀行 | 貴金屬 債券 超市
首頁外匯外匯資訊央行動態中國人民銀行

央行報告:比特幣可能帶來三大風險

 

  中國人民銀行29日發佈的《中國金融穩定報告(2013)》指出,從屬性看,比特幣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貨幣。比特幣更多的是作爲投機工具,而非實體經濟中的支付工具,持有比特幣的人更願意把它收藏起來而不是用於購買其他商品。社會公衆對比特幣還缺乏足夠了解,一些個人出於跟風或者投機的心理持有、使用和交易比特幣,可能帶來風險。

  央行報告指出,比特幣(Bitcoin)自2009年誕生以來,發展迅速。2013年初,比特幣價格僅爲13美元,4月初突破100美元關口,12月最高價超過1000美元。

  比特幣的迅速發展引發了人們對虛擬貨幣是否真正意義上的貨幣的思考。有人認爲比特幣的出現是對現行貨幣體系的巨大挑戰,甚至有人稱其是“未來的黃金”。

  從屬性看,比特幣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貨幣。

  第一,比特幣沒有國家信用支撐,沒有法償性和強制性,因此比特幣的流通範圍是有限的、也是不穩定的,難以真正發揮流通支付手段的作用。

  第二,比特幣規模存在上限,難以適應經濟發展的需要,若比特幣成爲貨幣,會導致通貨緊縮,抑制經濟發展。

  第三,比特幣缺乏中央調節機制,容易被過度炒作,導致價格劇烈波動,無法成爲計價貨幣和流通手段,目前接受比特幣支付的商品,其標價貨幣大多仍是該國的本位貨幣。

  第四,比特幣具有很強的可替代性,很難固定地充當一般等價物。任何有自己的開採算法、遵循P2P協議、限量、無中心管制的數字“貨幣”都有可能取代比特幣。

  目前,比特幣更多的是作爲投機工具,而非實體經濟中的支付工具,持有比特幣的人更願意把它收藏起來而不是用於購買其他商品。

  報告中,央行以“規範同業業務”爲專欄,指出比特幣可能帶來的風險。

  一是比特幣的網絡交易平臺、過程和規則等都缺乏監管和法律保障,容易產生價格操控和虛假交易等行爲,其賬戶資金安全和清算結算環節也存在風險。

  二是比特幣價格缺少合理的支撐,其漲跌主要取決於參與者的信心和預期,甚至主要依賴於比特幣未來將成爲“世界貨幣”這一假想,容易淪爲投機炒作的工具,一旦市場或政策出現風吹草動,就有可能泡沫破裂。

  三是比特幣交易具有較高的隱蔽性、匿名性和不受地域限制的特點,其資金流向難以監測,爲毒品、槍支交易和洗錢等違法犯罪活動提供了便利。

  2013年12月,中國人民銀行等五部委發佈《關於防範比特幣風險的通知》,要求各金融機構和支付機構不得開展與比特幣相關的業務;提供比特幣登記、交易等服務的網站應當在電信管理機構備案,並切實履行反洗錢義務,對用戶身份進行識別、報告可疑交易;相關部門和金融機構、支付機構要加強對社會公衆貨幣知識的教育,引導社會公衆樹立正確的貨幣觀念和投資理念。

分享
QQ MSN Mail Kaixin Favorite Mail Kaixin
  注:本信息僅代表專家個人觀點僅供參考,據此投資風險自負。

(中國金融信息網 2014-04-30)
【關閉窗口】
 外匯業務 更多>>
小額結售匯
  該業務是爲在工行開立多幣種賬戶並開通網上銀行的境內個人提供的在線買賣外匯業務……[詳細]
·境外匯入匯款 ·境外匯出匯款 ·全球快匯
·匯款直通車 ·攜帶外匯出境許可證 ·個人結匯
 每日關注  
·經濟指標 ·人民幣外匯牌價 ·外匯行情
·央行利率 ·外匯存款利率 ·香港市場貨幣匯率
 幣種資訊 更多>>
美元
歐元
英鎊
澳元
日元
瑞郎
加元
港幣
人民幣
中國工商銀行版權所有 京ICP證 03024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