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輸入30
您所在的位置:
央行:“十三五”有望實現資本項目可兌換
 

  昨日,由中國金融學會和上海市金融學會聯合舉辦的“十三五”期間中國金融新業態研討會在上海召開。央行副行長郭慶平在出席會議並講話時指出,“十三五”時期將實現資本項目可兌換和人民幣更自由使用,便利國際貿易與投資。

  《證券日報》記者瞭解到,今年是“十二五”的收官之年,“十三五”發展目標正在制定之中。

  郭慶平表示,“十二五”期間,中國金融改革取得重大進展,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顯著增強,金融宏觀調控水平大幅提高,金融對外開放成效顯著,有力地支持了國民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目前我國經濟金融發展機遇和挑戰並存,“十三五”時期,轉型創新發展將成爲我國應對經濟新常態的核心和關鍵。

  他指出,中國的經濟金融環境正在發生廣泛而深刻的變化,這對未來中國金融改革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國金融必須認清新常態,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爲中國經濟轉型創新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郭慶平強調,中國金融業要着力深化關鍵領域的改革,着力促進金融創新,着力發揮市場配置金融資源作用,打造一個更具創造力的金融體系。鼓勵金融創新,增加金融供給和競爭;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降低企業融資門檻;加快利率市場化改革,提高金融資源配置效率;實現資本項目可兌換和人民幣更自由使用,便利國際貿易與投資;完善金融宏觀調控和監管,爲金融創新提供更加適宜的環境;更好地發揮政策性金融作用,爲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建設提供長期低成本資金;發展普惠制金融,擴大金融服務覆蓋面。

  據《證券日報》記者瞭解,本次研討會圍繞自貿區金融改革、綠色金融、普惠金融、創業金融、互聯網金融五個主要議題展開。來自京滬金融監管部門領導、金融理論與實務界專家學者、上海市金融學會理事等200餘人出席並參與討論,共同爲金融“十三五”規劃和中國金融新業態的發展貢獻智慧。

  注:本信息僅代表專家個人觀點僅供參考,據此投資風險自負。

(中國金融信息網 2015-06-05)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