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輸入30
您所在的位置:
央行一次性校正人民幣中間價 市場化再邁步
 

  在匯改剛過去十週年的時間關口,人民幣匯率的表現再度讓市場銘記。

  11日央行宣佈,完善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價,做市商在每日銀行間外匯市場開盤前,參考上日銀行間外匯市場收盤匯率,綜合考慮外匯供求情況以及國際主要貨幣匯率變化向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提供中間價報價。

  也就在當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較前一日中間價出現一次性校正,回調1136個基點,貶值近2%。資本市場相關個股聞風而動,截至收盤,貴金屬板塊大漲9.13%,航空機場板塊則以5.15%的跌幅居首。

  在驚歎中間價出現史上最大變動的同時,央行內在的操作思路、操作邏輯更值得思考,爲何選擇當前的時機完善中間價的報價?人民幣一次性貶值近2%的目的又是爲了什麼?

  分析人士指出,這既是尊重市場、踐行循序漸進的匯率市場化的重要表現,爲人民幣入選SDR籃子做好準備;也是在面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美國加息預期增強的當下,促出口穩增長、人民幣資產主動去泡沫的舉措,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貨幣政策的手段或將發生調整。

  一次性調整對市場影響有限

  8月11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6.2298,較10日中間價貶值了接近2%,在中間價的統計圖表上形成了一個清晰陡峭的直線式“懸崖”。即期匯率也應聲回落,截至收盤,即期市場人民幣對美元報收於6.3200。

  市場有聲音擔憂,人民幣匯率出現“斷崖式”的一次性調整,可能對實體經濟、資本市場造成劇烈衝擊。

  確實,受人民幣貶值影響,相關資產價格出現波動。昨日截至A股收盤,貴金屬和貴重金屬板塊分別大漲9.13%和5.78%,而航空機場板塊則以5.15%的跌幅居首。市場人士表示,人民幣貶值對航空、造紙等美元債務佔比較大的行業會有一定負面影響。航空公司因購買飛機而有大量美元負債,人民幣貶值將令其面臨一定匯兌損失。同時,人民幣貶值也推動美元、黃金等避險品種迅速走高。

  但是目前看,這種一次性調整僅是修正人民幣匯率的高估部分,並非意味人民幣出現競爭性貶值,也並非意味着人民幣會出現趨勢性貶值,對整個實體經濟、資本市場的衝擊有限。

  近一年來人民幣匯率跟隨美元走強,使得人民幣匯率的偏強與經濟的下行壓力不相匹配,對經濟構成負面衝擊,因此市場一直存在貶值壓力。自6月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已經持續性較中間價高1.5%左右。

  央行新聞發言人昨日明確表態,中間價貶值接近2%與兩方面因素有關:一是完善人民幣匯率中間價的報價後,做市商參考上日收盤匯率報價,過去中間價與市場匯率的點差得到一次性校正;二是近日公佈的一系列宏觀經濟金融數據使市場對人民幣匯率預期出現分化,做市商更多關注市場供求的變化,當日中間價報價在上日收盤匯率6.2097元的基礎上出現約200個基點的貶值。

  “總體來看,市場不必對本次主動性貶值過於擔憂。”中金研究團隊認爲,從策略而言,預計本次貶值是一次性而非漸進性的,因爲漸進性貶值容易引發套利和增加匯率管理成本。如果未來一段時間央行重新引導匯率在目前水平企穩,那麼在匯率貶值壓力釋放後,市場對人民幣的信心可能重新增強,外匯佔款不排除重新流入。

  匯率市場化循序前行一大步

  從中國金融改革的宏觀視角看,此次完善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價,被各界廣泛認爲是央行尊重市場的一個表現,是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在循序前行道路上邁出的一大步。

  2005年匯率形成機制改革以來,人民幣匯率中間價作爲基準匯率,對於引導市場預期、穩定市場匯率發揮了重要作用。但近一段時間,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偏離市場匯率幅度較大,持續時間較長,影響了中間價的市場基準地位和權威性。

  注:本信息僅代表專家個人觀點僅供參考,據此投資風險自負。

(中國金融信息網 2015-08-12)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