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二(6月16日),央行公開市場仍未進行操作,這是連續第十七次暫停。
據中國金融信息網人民幣頻道統計,央行公開市場本週無正、逆回購,及央票到期。由於無前期到期資金,單日將實現零投放、零回籠。
昨日,銀行間市場資金面較前期收緊,部分券商類機構借入資金難度增加,主要回購利率均上行,因密集IPO將至以及半年末因素持續發酵。
分析人士指出,當前流動性供求格局有所轉緊,資金面可能已走過最寬鬆的拐點,未來資金利率難再回到5月份的絕對低位。不過,在寬鬆貨幣週期中,流動性不會出現趨勢性收緊,資金利率短期波動仍將有度。
近日,有關中國是否陷入流動性陷阱的討論不絕於耳。國泰君安在研報中指出,一方面經濟不斷下滑,另一方面,短端利率已降至最低水平附近,而短端利率的下降無法傳導到長端利率和貸款利率,降準降息的邊際效應正在遞減。中國已出現流動性陷阱跡象。
國泰君安建議,貨幣政策該如何應對?答案:中國需要繼續降準降息的同時,針對國民經濟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配以曲線的定向量化寬鬆操作,量價雙管齊下,以降低銀行風險資產比例的方式注入流動性,且量要足夠大。
而具體的措施包括了,採取取消超額準備金利息、“降準降息+定向降準”、“對商業銀行抵押再貸款+擴大抵押品”、“扭曲操作,收短放長”、“對四大資產管理公司再貸款+收購銀行不良資產”及“注資政策性銀行+定向放貸”等貨幣政策工具組合。
央行11日最新公佈的數據顯示,5月末廣義貨幣(M2)同比增長10.8%,增速雖較上月末回升0.7個百分點,但仍處在歷史低位,也低於年初制定的目標。
貨幣政策仍然存在較大的放鬆空間,市場分析人士認爲,較之前幾個月的操作,央行會加大貨幣政策定向寬鬆的力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