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輸入30
人民日報:跨越海峽的“父子情”
 

  上班前第一件事,下到一樓問候老爺子,“我挺好,你放心去上班!”下班後,老爺子在窗口等着他,報告一切都好,他再上樓回家。這是上海市普陀區一個普通住宅樓裏曾經發生的往事。

  可是,這對“父子”並沒有血緣關係。老爺子楊銀嶽是一位來自臺灣的退伍老兵;年輕人名叫朱捷,是工商銀行上海分行普陀支行的一名普通客戶經理。在楊銀嶽老人生命的最後10年,特別是最後的幾年,朱捷和家人、鄰里一道,爲他養老送終,譜寫了一段跨越海峽的父子情。

  業務往來中結下忘年交

  “他是普通的客戶,更是需要關愛的老人”

  這一老一少的結緣,源於銀行的一筆業務。

  1972年出生的朱捷,生於上海,長於江西,1990年入伍當過衛生員,1993年退伍進入工行上海分行當了經警,後來轉崗當了一線儲蓄櫃員和大堂客戶經理。

  楊銀嶽是一位退伍的臺灣老兵,因爲兒女離臺失去聯繫,他與老伴從臺灣來到上海,並在此定居。此時,老人已經73歲,而他的夫人已79歲。

  2002年的一天,楊銀嶽夫婦走進了工行曹楊新村第二支行,見到大堂經理朱捷,情緒激動,一通抱怨。朱捷耐心傾聽:原來,老人取錢遇到了麻煩。當時,楊銀嶽老人的錢都是從海外輾轉匯到上海遠房侄女的名下,部分存款也由侄女在銀行開立了存單。存單雖在他的手裏,可是他不知密碼,也沒有存單人的身份證件。

  朱捷將兩位老人請進了辦公室,幾番真誠地詢問,得知了原委。第二天,朱捷來到了老人居住地,在居委會的幫助下,找到了老人的遠房侄女,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最終得到侄女的幫助,順利地解決了老人大額取款的難題。

  兩位老人感激朱捷,也因此成爲工行忠實的客戶。之後,朱捷與楊銀嶽夫婦逐漸熟悉起來。從此,兩位老人有事沒事便來朱捷的銀行網點坐着,看着朱捷忙前忙後,成爲他們生活中的一部分。

  楊銀嶽老人身患糖尿病、心臟病、高血壓,常年靠打胰島素控制血糖,每次外出打針,老人和老伴總要花費半天甚至更長時間。聽聞此事,朱捷自告奮勇:“我在部隊當過衛生員,以後打針的事就交給我吧!”此後,朱捷每週2—3次在下班後來到老人家裏,替老人打針,然後再爲二老按摩。這樣的照料,朱捷堅持了幾年,天長日久,兩位老人已離不開朱捷了。

  楊老先生感激朱捷,不止一次提出“做我們乾兒子吧,不然,我死了以後這些財產都不知道傳給誰。”可是,每次都被朱捷婉拒:“我們還是君子之交淡如水。”

  2005年,楊老先生提出要回寧波慈溪老家安度餘生,朱捷盡心盡力陪伴他們出售了上海的房產。老人在慈溪期間,因爲不放心,朱捷還前去看望過兩次。

  遭遇變故,“父子”情更深

  “我父親走得早,你就是我的父親,我替你養老送終”

  誰知,世事無常。

  2009年的一天,朱捷接到楊銀嶽老人打來的電話:“我回上海了,活不下去了……”朱捷一聽心急如焚,二話沒說,問清地址,當天就趕到了老人的新住所。

  在寧波短短的幾年,老人經歷了巨大的人生變故:老伴去世了,自己又遭詐騙,一連串的打擊,楊老先生的健康每況愈下,財產也幾乎一無所有。無依無靠的老人只好回到上海租房居住。原本想一個人咬牙頂住,卻不堪孤獨,再次撥通了朱捷的電話。

  朱捷趕來了。此時老人已年近80歲,身形消瘦蒼老。看到老人的現狀,朱捷心疼不已。從此,他顧不上自己的工作忙碌和浦西到浦東的舟車勞頓,堅持每週去探望老人兩次,陪伴老人聊天散步,帶他洗澡,爲老人做飯,整理房間,老人在他的照顧下,生活又漸漸恢復了正常。

  2010年,朱捷調往郊區嘉定支行掛職交流,路途更遠了。除去休息日的探望,朱捷仍堅持每週兩次在下班後去楊老先生的租房處探望照料。

  楊老先生喜歡孩子,經常唸叨有孩子的屋子纔會有生氣,朱捷理解老人的心思,經常在雙休日帶着兒子一起去看望老人。朱捷父親過世早,兒子把楊老先生當成自己的爺爺。

  有天回到家,兒子不經意的一句話,讓朱捷有了靈感:“爸爸,我們應該多去看看爺爺,不然爺爺洗澡都洗得少,他一個人怎麼過啊?”他一直在想如何解決老人的照顧問題,兒子的這一句話點醒了他——不能讓老人一個人!要把老人接到自己身邊照料。

  那天,在浦東楊銀嶽租住的房子裏,朱捷輕聲但堅定地問老人:“要不住我那邊去吧,離得近好照顧。”“好!”老人一點沒猶豫:“小朱,我一直都等着你說這句話,我是真的不忍心再給你添麻煩,但是,離開你我真的不知道如何生活!”說完流淚了。朱捷說: “我父親走得早,你就是我的父親,我替你養老送終!”

  幫助老人葉落歸根

  “就算親生兒子也不一定做得到啊”

  一句承諾容易,兌現承諾則需要勇氣、愛心和恆心。

  爲了能讓老人走動方便,朱捷看中了同棟樓房的一樓住戶家的房子,讓房東把租約還沒到期的房子租給他。

  住的難題解決了,新的難題又來了,誰來陪伴照顧老人?“我特別感謝家人和鄰里,大家一起制定了日常照料老人計劃”,朱捷負責老人的起居和陪伴,孩子由妻子多照顧;工作日的白天,楊銀嶽老人由朱捷的母親和一樓的嚴根娣阿姨一起幫忙看護,晚上和雙休日則由朱捷一人承擔。

  接來老人,吃喝拉撒樣樣要錢,錢從哪來?朱捷家庭收入並不寬裕。他和妻子商量,把留給孩子的教育基金提前拿出來,作爲老人的養老基金。於是,朱捷幾乎承擔了老人所有的開銷。

  一樓嚴根娣阿姨說:“小朱太好了,每天早上6點30出門,到一樓,會先去看看楊先生,再去上班;晚上在家做好飯,還會送點菜過來,陪他聊天。過年過節,他帶着老婆孩子老媽,端着飯菜下樓來和老楊一起吃,就算親生兒子也不一定做得到啊。”

  朱捷和家人陪伴着老人安享了最後的晚年生活,2012年8月26日,老人安詳地辭世,享年83歲。

  由於無法找到老人的親屬,朱捷一人承擔了楊老先生的後事。

  老人生前已經沒有什麼親戚朋友,在老人遺留下的大量電話號碼中,朱捷一一撥打,終於找到了老人身在臺灣的戰友徐明。在實在聯繫不到老人其他親屬的情況下,一個月後,朱捷和徐明商量將楊銀嶽老先生儘快入土爲安。

  老人生前有一個心願,就是能夠落葉歸根。楊老先生曾帶着朱捷去寧波老家墳地,再三關照要葬在那裏。朱捷手捧骨灰盒,和徐明一道將楊老的骨灰與他的愛人合葬,朱捷舉行了兒子爲父親送行的落葬儀式,完成了老人葉落歸根的夙願。

  徐明看在眼裏,十分感動。回臺灣後,他給工行上海分行寫來了一封長長的感謝信,並送來了一面錦旗,朱捷持續10年關愛臺灣老兵的故事才傳揚出來。

  兩岸一家 親在人民

  從最初的業務結緣,到最後的養老送終,朱捷用10年的時光,踐行了一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凡人善舉。

  朱捷10年的堅持,是家風的教養。因爲這種教育,在看到老無所依的老人時,他會發自內心地去幫助。當人們好奇於他的善舉時,他會說:“我覺得有責任這樣做。”

  朱捷的善舉,還得益於企業文化的滋養。企業的教育,讓朱捷等員工深深懂得,“用我的真心,去換得客戶的信賴”。正因此,當楊銀嶽老人遇到難題時,他會全力以赴去服務。

  朱捷的傳奇大愛,還源於兩岸人民難以割捨的親情。葉落歸根,是兩岸人民共同的傳統習俗,正是這樣的觀念,楊銀嶽老人會義無反顧地回到大陸,即使遭遇種種變故和挫折。

  也正因此,朱捷能爲之持續10年地付出。讓朱捷與楊銀嶽老人共鳴的,正是兩岸共同的文化和認同。有了這樣的認同,即使時光再流逝,兩岸一家親的基礎還能歷經考驗,日益牢固。兩岸一家,真正親在人民。越走動,越親近!(摘自《人民日報》)


(中國工商銀行 2014-06-20)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