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7月11日 03:35 7月10日,北京市官方宣佈將出臺政策,要求新建小區停車位配建充電樁的不低於18%。按照《電動汽車科技發展十二五專項規劃》,到2015年底,我國將在20個以上示範城市和周邊區域建成40萬個充電樁。這倒逼北京、上海、合肥等城市通過新小區配建、個人企業補貼,以及路燈改造等“招數”積極推進新能源汽車配套設施建設。 新小區配建添增量 7月10日,北京市政府新聞辦公室官方微博“北京發佈”透露,北京市即將出臺《關於推進物業管理區域新能源小客車自用充電設施安裝的通知》,要求新建小區停車位配建充電樁的不低於18%,此爲規劃審批條件之一,如物業不配合將被罰分曝光。 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負責人透露,物業需指定專人配合新能源小客車生產企業和屬地供電公司勘查現場,提供相關圖紙或電源位置及暗埋管線走向,配合安裝單位現場施工,配合辦理用電變更手續。物業不配合安裝自用充電設施的,或向購車人和安裝單位收取額外費用的,由各區縣住房城鄉建設委、房屋管理局責令改正,可對物業服務企業和項目負責人作罰分處理。 市場人士指出,北京市出臺政策要求新建小區配建充電樁,主要是爲了進一步加快新能源汽車的推廣工作。作爲超大型城市,北京市新能源汽車推廣壓力更大,2015年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目標爲10萬輛。不過,從現實情況來看,北京市消費者的新能源汽車購買熱情相比年初有所降溫。最新一期新能源車的個人申請人數僅爲1763人,環比下降近三成,653家單位申請新能源車的指標爲1293個,也比上一期下降了一半。 相比於傳統汽車,新能源汽車除了購置價格偏貴、續航里程短等問題之外,配套設施不足也成爲制約其普及的重要因素。爲此,今年6月29日,《北京市電動汽車推廣應用行動計劃》發佈,計劃2014年-2017年提供17萬輛電動小客車指標,建設10000個快速充電樁。 配建充電樁無疑會增加開發商的建設成本。對此,北京市科委負責人介紹,目前北京市正在研究相關政策,允許收取適當的充電樁服務費,動員社會力量,促進酒店、公園、停車場等公共場所建設充電樁。 多地拓展充電網絡 安徽省合肥市是全國推廣新能源汽車力度最大的城市之一,不過電動車與充電網絡的“先有雞還是先有蛋”問題依然突出。在今年的股東大會上,江淮汽車一位高管介紹,2013年公司旗下的出租公司拿到了500張電動出租車牌照,雖然完成了當地的推廣計劃,不過真正上路運營的出租車寥寥無幾。 對於有牌照卻不運營的原因,上述高管直言:“出租車對於充電布點的需求大,沒有足夠的設施,我們怎麼維持運營?”而當地負責建設的普天公司則表示,沒有足夠的電動車運行,擴建充電樁只會越建越虧。 事實上,合肥市也試圖通過多種渠道進行擴建,早在2010年就推出了新小區配建的政策。合肥市規定:新建小區充電樁規劃配建控制比例不小於總規劃停車位數的15%。 從全國來看,推廣試點城市的規模、城市佈局等方面存在差異,因此擴建充電樁的政策導向也各不相同。以經濟實力較強的上海市爲例,2013年該市出臺電動汽車充電樁補貼政策,企業和個人自建一個充電樁,最高可享受30%的補貼。當然,二、三線的推廣試點城市在拓展充電網絡時,更多還要依靠政府投資推動。 與此同時,建築密集的城區如何改造和建設充電樁也成爲了創新的重點,北京市就打起了路燈的主意。2014年7月4日,電動汽車路燈充電樁一體化項目技術研討會在北京南瑞智芯微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召開。北京市科委新能源與新材料處處長許心超指出,隨着國家電動汽車行業利好政策的持續釋放,新能源汽車的市場需求將會迅速擴大。爲了響應並帶動電動汽車的市場發展,充電樁建設工作必須先行。
|
|
|
|
(摘自世華財訊 2014-07-11)
|
【關閉窗口】
|
|
|
|
|
工具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