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女士28歲,丈夫32歲,因丈夫出國深造沒有收入,家庭開支由青女士承擔。青女士年稅後收入6萬元,年家庭開銷支出6萬元,家庭資產包括房子120萬元,基金10萬元,外幣30萬元(相當於人民幣)和20萬元的定期存款,共計180萬元。目前沒有負債。
根據青女士的特殊情況,理財師給出瞭如下理財建議:
從背景資料看,首先,青女士一家在家庭日常生活消費這一方面上,支出相對過大。經計算,青女士每月稅後收入與支出剛好相抵(不含子女教育金支出),在丈夫求學歸來前,家庭情況屬於“月光”族,建議合理規劃收入支出佔比,在不需要負擔房貸的情況下,養成計賬習慣,減少無需的支出,提高儲蓄比例,爲理財規劃準備資金。
理財規劃:
1、合理規劃日常支出:作爲家資豐厚一族,建議青女士一家年生活支出控制在10萬元,月均支出8330元,基本達到“享受生活”這一目標(將丈夫留學歸來後預計的年收入算在內)。如果在該支出內結餘的資金,4-5年後可考慮完成購車規劃,屆時也可接送小孩上下學。
2、增備一定量“緊急備用金”:
從避險的角度看,緊急備用金始終扮演着一個十分重要的角色。它是家庭經濟生活的潤滑劑、緩衝器和平衡器。手頭上有一定的備用金,在生活中遇到問題也能應對自如。而目前青女士家庭並沒有預備“緊急備用金”。建議劃撥至少1萬元爲家庭“緊急備用金”,考慮到收益性,備用金控制額度在2萬元內。過了兩年後,該預算額度,自動調整爲“養老儲備”額度內。
3、增強保險保障:青女士家庭支柱缺乏保障,配置不理想。夫妻雙方除了公司三險一金外,幾乎沒有其他商業保險,萬一發生意外狀況,整個家庭的正常生活就會受影響。建議爲丈夫添加定期壽險保障附加意外傷害險,保險額度20萬元—30萬元,最長繳費期至60歲,年繳納保費1000元,要最大化保障家庭主要經濟收入支柱。同時添加保額在20萬元左右重大疾病險,主要補充社保的不足部分,及收入中斷的損失,夫妻雙方年繳費1萬元。
4、子女教育金儲備:子女教育爲剛性需求,應及早做好準備,採用穩妥的投資策略。建議第一年劃分兩筆分別存5年定期和3年定期存款,屆時3年後,如利息回調又可享受利息上升的收益,同時也增強了流動性。第二年的現金流可建議考慮子女教育儲蓄,並視市場情況配置一定穩健型基金。第三年的現金流收入,可考慮購買一定金額帶有保費豁免條款的人壽保險儲蓄類產品,以確保在夫妻雙方任何一方出現重大事故的情況下豁免其繳費義務,不至於教育金計劃出現中斷。(注:一般市面的教育金保險,可承保子女讀書直到其讀完大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