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各大電視臺熱播的《北京青年》引起了社會熱議,幾個年輕人想要逃離原有的生活,紛紛放棄了“鐵飯碗”,結伴“重走一回青春路”。 剛看時,我覺得他們純屬胡來,不當公務員、醫生,跑去蹬三輪刷盤子就叫過自己想過的生活?然而當看到他們行走過大山大河,經歷了死亡的考驗,帶着開闊的眼界再回到北京時,不禁感慨良多,他們實現了我們不敢實現的夢想。
現在多少70後和80後都爲車子、房子、票子所累,生病了也不敢請假,好不容易有幾天假,還得回老家看父母公婆,連逛街的時間也越來越少,更何況到處旅遊了。這麼累是爲了什麼?很多人可能會回答,爲了以後生活條件好點,退休後能有個安康幸福的晚年。
那你真的做好養老規劃了嗎?許多人可能會覺得,我還不老呢,而且還有社保可以拿。但當你看了這幾組數據,也許就能認識到,養老理財已經迫在眉睫。 最新發布的研究報告《化解國家資產負債中長期風險》預測,到2013年,中國養老金的缺口將達到18.3萬億元,建議延遲退休年齡。 以中等城市水準計算,參保人員在退休前所繳納的養老金每年約爲4000元左右,15年繳存餘額約爲6萬元,杯水車薪。
那開銷怎樣呢?以中等城市爲例,普通家庭一年生活費約5萬元,如果CPI爲3%,要想20年後要保持現在的生活水平,一年則需要9萬元。假設離退休還有20年,退休後再活20年,那麼則需要242萬元養老金。假設你現在月薪4000元,年薪年漲幅3%。那退休時的社保養老基金只有37萬元,但是你需要242萬,連個零頭都不夠。 微博上更有理財師計算,80後養老需要314萬元。你真的準備好了嗎?社保只能保基本,但我們的晚年生活目標不只是吃上飯而已,而是承載着用青春、時間、理想換來的美好憧憬。面對國內企業年金覆蓋過低,個人養老計劃缺乏的現狀。我們拿什麼來養老?
答案是:靠自己,提早做好養老理財規劃。美好的退休生活是給有規劃,有準備的人的。其實房子、養老保險、養老基金、銀行存款都是重要的養老理財方式。至於怎麼分配比例,要根據個人情況酌情定製,可參考目前流行的163比例分割法做調整,10%銀行存款,保證現金流,60%穩健類基金,構建養老基金組合,30%用於其他,例如股票、保險、黃金等。
我想絕大多數人都不可能像《北京青年》中的何東一樣,看個求職節目,就突發奇想辭職悔婚,重走青春,那就好好做好養老理財規劃吧,人生總得有段爲自己而活,享受生活的經歷,既然不是現在,就爲將來做好準備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