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資交了房租、吃喝一去就沒有了,怎麼存錢?更不要說理財了!”“月光族”說起存錢就無奈。而理財7年的曼曼用事實否定了這一說法。 曼曼不是武漢人,讀書就業之後留在了武漢,如今工作了7年,曼曼已經從1000元開始理財,到現在理財資產超過15萬元。 第一個1000元存了一年 曼曼回憶,自己2005年工作的時候月工資只有2000元不到,不過那個時候房租、生活費並不高,工資剛好夠用,每月能餘下的最多也就是兩百元,不過對於這筆錢,曼曼很看重:“蒼蠅也是肉,不管多少,這都是錢啊。”
存了將近一年,曼曼才湊夠了1000元,她購買了一隻股票型基金,2006年正趕上大牛市,曼曼的錢差不多翻了番。
雖然總數不多,至少有一個好的開頭,曼曼對於存錢、理財有了更深的認識。
曼曼說,自從在基金上賺錢了,她就開始每月從工資裏固定結餘300元,定投了一隻貨幣型基金,對於曼曼來說,基金定投是強制儲蓄,儘管收益不如股票型基金,但是風險卻要小很多。
分散投資基金黃金都來點 隨着收入逐漸增加,基金的收益,曼曼在2007年正式成爲了“萬元戶”。她的錢分成了3部分,一部分放在銀行的定期存款裏,一部分仍然根據行情來買基金,另一部分做基金定投,只不過份額增加到了每月500元。
資產逐漸增多,財富增加的速度便加快了。到了2009年,曼曼的資金已經到了5萬。她回憶,2008年股市大跌,市場整體不太理想,於是除了基金定投,她把手頭的基金產品陸續都贖了出來。2009年,曼曼購買了理財產品,那時候定期存款利率比較低,相對來說,半年期或一年期的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還比較動人,年化收益率一般在5.0%左右。
除了理財產品外,曼曼看中的另一個投資方式是紙黃金:“那時候黃金價格真便宜,最低的時候只要150元/克,全年平均下來也就200元/克。”曼曼拿出了1萬元“黃金基金”,一年下來,收益約在20%。
行情不好買理財產品 到了2010年,曼曼在基金定投、黃金投資等方面的投資,總計已經達到了10萬元,這個人生的第一個10萬元,對於曼曼來說很艱辛又很幸福,至少她看到了積少成多的力量和理財的成果。此後的理財之路,曼曼走得越來越順。 2011年,市場行情不太好,曼曼更多還是選擇購買銀行的理財產品,雖然以短期產品爲主,但是網上銀行可以操作,還是比較方便,收益也比較穩定。
此外,曼曼購買了一些債券基金,這兩年,債券基金的收益比較穩定,從趨勢來看,今年還將是債券基金的天下。
理財最忌拖和懶 2012年已經過去了,曼曼總結了一下,資產已經到了15萬,還不算自己辛苦了一年的年終獎,對於這個成果,曼曼很滿意:“我覺得理財不是發財,理財的意義在於通過打理日常資金,讓我們的錢能夠一點點實現積累,保值、增值。”
怎樣讓“月光族”成爲“有產”一族?曼曼給出了中肯的建議:不要拖、不要懶,一定要持之以恆堅持下來。理財就是倒騰,需要讓錢儘量活動起來,要求人勤快一點,經常關注銀行信息、蒐集和分析市場理財信息。開始了,你就會慢慢看到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