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天津保監局陸續出臺了10餘項制度着力提升天津車險業理賠服務水平,制度具有權威性、可操作性與公開性,初步建立了具有天津特色的車險行業理賠標準化、透明化制度體系,對於提升車險行業理賠服務質量、有效解決“理賠難”問題起到了積極作用。     多項考覈指標也反映出各項制度措施取得的良好效果:截至2013年6月底,天津市場平均車險結案週期爲33天,較去年同期縮短了近7天,其中2000元以下賠案結案週期由去年同期的31天縮短至25天;車險結案率持續上升。通過全行業的努力,社會各界對車險服務的滿意度穩步提升,車險理賠投訴明顯減少,每千萬元車險保費投訴不足1件,社會公衆對天津地區車險服務滿意度較高。     天津保監局着力解決車險“理賠難”問題,主要做法如下:     發揮行業效能,加強行業自律。天津保監局始終注重發揮行業自律效能,指導天津市保險行業協會制定了《天津市車險理賠服務規範》,對各公司車險理賠接報案、調度、查勘定損、理算核賠、賠款支付、客戶諮詢及投訴等環節提出明確要求。並從2011年起,在天津市實施產險查勘定損人員持證上崗制度,對全行業查勘定損人員的從業資格、業務技能予以規範。     同時,針對車險理賠標準不統一的問題,天津保監局指導行業協會與相關行業協會,制定聯合行業標準。首先,會同天津市汽車維修汽車用品行業協會共同制定了《事故車輛修復工時定額標準》,實現保險事故車輛維修價格的標準化、統一化,共同確定保險事故車輛拆檢定損維修單位認證標準。     在此基礎上,又會同天津市汽車流通行業協會聯合建立了行業統一的定點維修合作制度,並公佈了首批160家保險事故車輛修復合作企業名錄。     多措並舉,提高保險機構理賠效率。近年來,天津保監局建立完善多項制度,幫助保險公司理順理賠流程、提高理賠服務效率,使全行業理賠服務水平得到不斷提升。     建立轄內通賠通付制度,出險客戶可在同一公司任意網點遞交案卷或領取賠款,爲廣大保險消費者提供了方便快捷的理賠渠道,免去多次奔波辦理理賠手續的麻煩。     印發《關於加強車險理賠服務時效管理工作的通知》,根據《保險法》,從制度層面限定理賠服務時限。     建立賠款非現金支付制度。要求車險賠款不得以現金方式支付,一律採取匯款等無背書功能的方式支付到與被保險人、受害人等名稱相一致的銀行賬戶,防範潛在風險,有效緩解了因第三方介入而導致的假賠案和賠款支付糾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