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北京落實“國五條”的細則“京十九條”出臺。諸如繼續嚴格執行住房限購、本市戶籍單身限購一套等規定,尤其是出售住房按規定徵收20%個人所得稅,將北京細則嚴厲程度推向“全國之最”。而隨着地方政府紛紛出臺細則,各地二手房交易一度火熱態勢開始回落。
中國證券市場尚未成熟,其他投資理財渠道較狹窄,在被房地產打壓而失去方向的投資需求已出現轉向奢侈品尤其是珠寶投資的趨勢,這一點已經被多名業內人士所印證。某銀行理財經理徐女士表示,這一個月諮詢如何購買珠寶的客戶比例比之前增加了50%左右。“因爲珠寶是對抗通脹壓力的很好途徑,在二手房市場被壓制的閒置資金也需要一個安全出口”,徐女士說,相對於黃金價格波動較大,鑽石以較爲穩健的價格、具備投資和收藏的價值成爲女性客戶青睞的投資對象。
通靈珠寶總裁沈東軍表示,公司3月份的銷售額同比增長了30%,具備投資價值的大件鑽飾很受追捧。“客戶轉向珠寶投資,是因爲珠寶同時具備了消費和投資的價值,而通靈珠寶產品還蘊含‘爲下一代珍藏’的情感價值,更受市場歡迎。同時,珠寶價格每年都上漲,購買珠寶成爲對抗通脹的一種有效保值方式。”
另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是,光3月份一個月,前來通靈珠寶洽談加盟的客商數量和去年下半年相當,其中不乏社會各界成功人士。“由於房產不再適合投資,他們要尋求能夠保值增值、安全穩健的新投資渠道。珠寶屬於硬奢侈品,會隨着時間而增值,經營珠寶對加盟商來說是個不錯的選擇。在選擇合作對象時,加盟商很看重品牌和持續競爭力,這讓以品牌爲導向的通靈珠寶很具吸引力”,沈東軍說。
諸多市場數據表明,珠寶成爲新的投資選擇趨勢明顯。今年1~2月,中國零售銷售增速創下九年來的最低水平。受經濟增長放緩、工資上漲和庫存高企的拖累,不少企業處境艱難。而通靈珠寶等珠寶品牌公司受益於消費支出增加逆勢上揚,在低迷零售市場當中表現搶眼。
與此相對應的是,歐債危機時,美國、歐洲、日本等世界主要經濟體受低迷經濟形勢影響,房地產、股市等傳統投資領域遭遇嚴冬。各國投資者急於尋找新的獲利豐厚的投資品種,兼具稀缺性與收藏性的珠寶則成爲投資新寵。其中以穩健而著稱的德國人,2011年購買了50億歐元珠寶,比上一年增長近5%,成爲經濟嚴冬中的亮點。
“國五條”的出臺對珠寶行業帶來利好。“珠寶不是純粹的金融類投資,而是更大概念上的投資。在鑽石價格每年都在上漲的情況下,現在購買本身便是一種好的投資行爲”,沈東軍表示,和黃金相比,鑽石價格更爲穩定,且更便於使用和佩戴。隨着鑽石礦產資源的枯竭,鑽石的升值前景強過黃金,存在爆發性增長的可能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