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住房貸款20年,不僅房企、銀行依靠它賺得盆滿鉢滿,就連“叫苦連連”的房奴們,也因當初自己長遠的投資目光而沾沾自喜。究竟誰是房貸20年來最終的贏家呢? 銀行:房貸帶動其他消費類貸款 要問房貸帶“火”了誰,銀行恐怕是首當其衝的。不少“房奴”抱怨,“全當是自己爲銀行打工”。不過,對此銀行業可能會不認同。
“其實個人房貸是最不賺錢的貸款業務。”銀行業內人士表示,相比於利率普遍上浮30%左右的經營類貸款,個人房貸最低至基準利率0.7折的利率,讓當下攬儲艱難的銀行覺得形同“割肉”。對外經貿大學客座教授趙慶明表示,隨着城市化的發展,銀行個人房貸業務量依然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但今年以來的利率市場化對房貸業務影響巨大,一些銀行今後可能會因爲獲得的資金成本太高,而放棄這一業務。” 實際上,對於銀行而言,不僅收穫的是淨利潤的增長,還有個人業務的創新源泉。某銀行北京分行房貸業務負責人表示,個人住房貸款帶動了“裝修貸”、“車貸”等其他個人消費類貸款。
房企:前50名富豪均與地產有關 2001年,在經過數年發展後,房地產市場的牛市終於來臨,北京房價漲幅高達97.3%,中國房地產業也在這一年走向成熟。曾有不少房地產業內人士表示,在有了個人房貸與房展以後,北京房地產市場纔算真正“火”起來。而早早涉足房地產市場的商人們如今也都標上了富豪的標籤。在2010年胡潤富豪榜中排名前50的富豪,均與地產相關,僅有兩人並未涉及住宅項目。
不過,在華遠地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任志強(微博)眼中,房企其實並不那麼賺錢。任志強曾在去年年底表示,最掙錢的應屬房奴,認爲房企只掙了前幾年房地產升值的錢,而後的升值套利屬於購房人。
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王珏林卻對這樣的說法十分反感,他覺得任志強這是“吃了肉還罵娘,賺了錢還不滿意”的說法,房地產企業賺錢沒商量。 房奴:首套房平均收益率340.31% 在不少新房奴看來,在2000年左右買房子的老房奴們是當下“最幸福的人”:當初低廉的房屋價格,和已經解套的喜悅,都足以讓人羨慕。
一位國有銀行信貸員表示,在2003年以前購買房子的人主要是改善居住環境的,投資意識幾乎爲零。到2004年之後,投資意識才逐漸萌芽。也就是說,老房奴們大多購房都是用來自己住的。不過,原先不經意的買房,如今看來卻成了別人口中“太有投資眼光”的優質資產,房價也因此翻上幾番。西南財經大學金融學院教授甘犁表示,在城市中,第一套住房平均收益率均值爲340.31%。
10年前的老房奴恐怕趕上了“好時代”。趙慶明表示,雖然在剛剛買房貸款的前幾年感覺壓力較大,但是後來由於經濟發展速度迅猛,並存在較高的通脹,工資上漲幅度也快得多,這就意味着老房奴的苦日子並不長久。
不過,也有人認爲,正因爲此前經濟存在較高的通脹,對於普通的老房奴而言,房屋資產並未“升值”而僅僅是“保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