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本基金,顧名思義,就是能保住本錢。正因爲如此,受到了一些投資者的青睞。事實上,這些投資者對保本基金瞭解不夠。
保本基金有兩個核心點:一是保本,二是收益。在保本方面,自2003年其出現以來,還沒有發生到期無法保本的現象。但是,在收益方面,卻實在是不敢恭維。自2011年以來,其總體業績還不如貨幣基金。大多數保本基金過去兩三年的投資業績也低於同期業績基準的收益率。正因爲如此,保本基金髮展了十年之後,卻成了主要基金類別中數量和規模最小的基金之一,目前保本基金數量僅50只左右,管理資產規模600多億元。
保本基金不僅在目前市道中收益低,而且在流動性方便也乏善可陳。根據基金契約規定,保本基金投資要持有一定年限才保本(一般是兩到三年),這樣,投資者買了保本基金,爲了保本,就只有等待一定期限才能保本取出,不達到一定期限,基金是不兌現保本承諾的。而就算達到期限保本取出,如果連貨幣基金的收益也比不上,那還不如投資貨幣基金呢?因爲貨幣基金如果要取現,也只要提前兩天贖回即可。
而在牛市中,保本基金由於保本的需要,持有相當一部分保本的投資標的(如債券、銀行間票據等),其收益也就遠低於各種股票型基金了。所以,在牛市中,投資保本基金也不划算。
保本基金要想在夾縫中生存下來,就必須提高投資收益率,至少需要取得超過貨幣基金的收益率,才能在基金市場上立足。如果和銀行存款相比,保本基金三年保本期間需要超過三年期定期存款收益率,才能在市場上立足。然而近期來看,保本基金要達到上述目標還有相當的難度。
我不否認,在2006年至2007年大牛市中,保本基金中也曾有過翻番的記錄,但相對於別的股票基金,其收益實在不值得稱道。
所以,從流動性、收益性上看,保本基金目前不值得投資。
(工行網站特約作者:吳紀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