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旗銀行中國金融市場部侯洋日前在中證期貨舉辦的“國債期貨投資策略會”上表示,規避利率風險和促進國債價格發現的同時,國債期貨由於其自身的“高槓杆性”和雙向交易等獨特交易方式而存在四類風險。
首先,宏觀政策因素變化引起的系統風險。由宏觀經濟環境的變化以及特定時期政府政策的變化,而引起市場資金供求狀況和市場利率的變化,進而影響市場利率走向的預期,導致國債期貨價格大幅波動而引發的風險。
其次,交易制度不完善而引起的制度性風險。交易所交易制度設計、風控能力,直接關係到國債期貨交易能否順利進行。交易所在防範風險方面的措施,一是從源頭上保證國債期貨參與者的資質。二是實行較高的保證金水平及每日無負債結算制度。三是實行限倉制度和大戶報告制度。四是實行漲跌停板制。
再次,流動性風險,包括國債期貨合約的流動性不足或國債期貨市場資金的流動性不足造成的風險。對於跨期套利,超過期限的套利組合將面臨再融資或再融券的風險,可能導致套利交易失敗或付出較高昂成本。
最後,投資者個人原因或投資機構原因造成的風險。國債期貨市場應該是一個理性投資的市場,任何非理性的行爲都會對市場產生不利的影響。此外,投資者的惡意違規操作行爲也會擾亂正常的市場秩序,引發國債期貨市場風險。機構投資者的專業投資能力可以減少非理性行爲對國債期貨價格的影響,從而減小國債期貨市場風險發生的可能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