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着國債現貨市場的發展壯大、法律體系的日益完善以及投資者結構的成熟,國債期貨終於重登資本舞臺。分析人士指出,上市國債期貨將有助於豐富期貨市場產品體系,優化期貨市場的投資者結構。對於期貨業而言,國債期貨將有利於期貨公司未來發展,但同時也將給期貨業格局帶來變革。
期貨市場里程碑
9月6日,國債期貨時隔18年將再次揚帆起航,這無疑將完善我國股指期貨單一的金融期貨體系,意味着我國向金融衍生品時代又邁進了一步。
“國債期貨的迴歸,對我國金融市場而言具有里程碑意義。”寶城期貨金融研究所所長助理程小勇對即將上市的國債期貨充滿了期待。他認爲,就國內金融市場而言,國債期貨一方面可以促進利率市場化加快,爲金融市場改革和創新提供保障;另一方面可給實體企業、機構投資者和個人投資者提供利率對衝工具。
僅就期貨市場而言,國泰君安期貨金融衍生品研究所副所長陶金峯認爲,國債期貨上市將爲期貨市場帶來四大利好:其一,作爲目前全球成交金額最大的金融期貨品種,國債期貨上市將進一步豐富我國期貨上市品種,擴大期貨在金融市場的影響力,特別是在債券市場的影響力。其二,國債期貨上市後,無疑將擴大期貨市場規模。目前,期貨市場資金規模約爲1000多億元,與股市、債市等市場相比,規模較小。國債期貨上市以後,特別是以後銀行和保險資金進入國債期貨市場後,有可能帶來500億-1000億元的增量資金入市。不過,短期內吸引增量資金有限,估計年底前有可能帶來上百億元的新增資金。其三,國債期貨上市,將改變目前國內期貨市場以普通投資者爲主、機構和產業投資者爲輔的投資者結構,銀行、保險、公募基金等金融機構投資者在期貨市場中的份額和影響力將大大提高,有利於期貨市場的長期穩健發展。其四,將進一步促進股指期貨和帶動商品期貨的發展,中國也有望由目前全球最大的商品期貨市場,轉向全球有影響力的金融期貨市場。目前,上市三年多的滬深300股指期貨已經跨入全球股指期貨合約交易排名前5位。
期貨業或面臨洗牌
隨着國債期貨上市的敲定以及上市日期的日漸臨近,各大機構投資者紛紛摩拳擦掌,期待在交易中分得“一杯羹”。陶金峯指出,對於期貨公司而言,國債期貨有利於期貨公司擴大業務品種,增加期貨公司保證金和手續費收入,擴大期貨公司在金融行業的影響力,吸引更多高端金融人才進入期貨公司。“國債期貨上市對於期貨公司而言,是一次難得的發展良機,但也將使其面臨更大的競爭和考驗。”
“國債期貨或對期貨業起到一次洗牌的作用。”程小勇認爲,國債期貨業務上,大多數期貨公司都站在同一個起跑線上,券商系期貨公司雖然具備一定優勢,但差距並不大,日後競爭勢必激烈。而對於傳統期貨公司而言,國債期貨將使其面臨嚴重的挑戰。在股指期貨上,除了永安期貨和中國國際等少數傳統公司保持競爭力外,其他傳統期貨公司在金融期貨上已經落後,由於人才缺乏、盈利不高導致投入有限,在國債期貨的準備和競爭力方面要取得優勢很不容易。
此外,金石期貨研究所高級分析師章文凱補充道,期貨公司目前在期貨市場業務主要是通道業務,可能會受到國內甚至境外的銀行、保險等金融機構的青睞,國債期貨上市或引起新一輪的期貨公司併購重組熱潮。
事實也是如此,商業銀行對於國債期貨這塊大蛋糕,已表現出了極大的熱忱。有市場傳聞,建設銀行、興業銀行等多家銀行正同期貨公司洽談,希望可以通過控股方式來佈局國債期貨,若銀行系期貨公司真的崛起,無疑將給期貨業帶來大的變革。
不過,陶金峯認爲,銀行系期貨公司短期內不大可能崛起,主要原因在於我國金融行業分業經營和分業監管的金融大格局還沒有實質性變化,商業銀行想要收購或控股期貨公司,首先要克服制度上和法律監管上的障礙。而修改和修訂目前金融行業分業經營和分業監管的相關規定,既要有立法上的調整,也要有監管方面的調整,時間週期很長,估計1-2年內難有實質性突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