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週二收盤,國債期貨上市已有三個交易日。從近幾日市場交投的情況來看,國債期貨持倉情況整體低於市場預期,且交投活躍度呈現逐日下滑的特徵,週二3只合約成交量更較前一交易日減少一半。分析人士指出,受限於上市初期投資者類型有限、A股市場大漲引發期指資金分流等因素,國債期貨市場交投不夠活躍。不過,伴隨着後期投資者結構的豐富,以及國債現貨市場有望逐步觸底,未來國債期貨活躍度或將回升。
成交連續縮水
週二國債期貨低開低走,尾盤全線收跌,爲連續第二日全線下挫,市場交投明顯清淡。行情表現方面,主力合約TF1312收報93.842元,跌0.08%,成交5375手,日減倉89手;TF1403合約報93.930元,跌0.10%,成交311手;TF1406合約報94.008元,跌0.07%,成交78手。當日三份合約累計成交5764手,較前一交易日的12810手萎縮54%,較上市首日的36635手縮水近85%。此外,國債期貨收盤後的持倉量亦無明顯上升,總體成交持倉比由首日的12.4銳減至本週二的1.95。
自上市以來,國債期貨全部三合約已連續三個交易日收陰,且市場成交呈現出逐日萎縮的狀況。相較於股指期貨,當前國債期貨投資者所動用的保證金只相當於股指期貨的約0.3%,單日交易額僅爲期指期貨的約0.15%。
有市場人士指出,儘管國債期貨在上市之前就奠定了初期以穩爲主的管理思路,但從前三個交易日的市場交投情況來看,此次國債期貨時隔18年重歸的“開場”人氣,整體仍低於市場預期。
投資者結構有待改善
市場人士普遍認爲,投資者類型相對有限、本週以來A股市場暴漲的期指分流效應,以及投資者在國債期貨上市初期參與度不高等原因,共同導致了近幾個交易日國債期貨市場人氣相對偏淡。
中國國際期貨分析師郭佩潔表示,由於機構參與者對國債期貨準備尚未完成,中小投資者對於國債期貨理解不足,多持觀望態度,日內成交因此較爲低迷。海通期貨高級分析師徐瑩認爲,目前國債期貨的主要投資者爲開過股指戶的個人投資者、私募以及券商,大多以投機爲目的參與國債期貨交易,而在本週一股指放量大漲之時,資金大量分流到股指期貨交易,這也一定程度造成國債期貨成交量的大幅下降。預計商業銀行等交易現券的大戶未來逐步入場,增加套保套利需求,才能提振國債期貨的成交量和持倉量。
天風期貨表示,預計短期內國債期貨市場日均成交幾千手的狀況短期內仍難改善,市場運行還將呈現出穩定有餘、活躍不足的特徵。該機構認爲,在最大持券主體限於規則無法入場的情況下,放寬交易限制、降低資金佔用成本,或可爲期債市場帶來轉機。
此外,有市場人士表示,國債期貨上市初期活躍度不高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在於當前利率市場化程度不高、市場參與者缺乏參照系。有債券交易員就表示,目前市場對於中長期銀行間市場基準期限的資金價格及國債收益率定位依舊十分模糊,這在很大程度上使得期貨市場上對相關合約價格定價基礎不穩、價格博弈不夠充分,市場交投活躍度因此也受到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