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以來,A股市場反彈格局逐步深化,最新數據均印證了實體經濟依舊處於穩步復甦之中。分析人士表示,雖然A股近期走勢較強,但轉債市場表現則相對偏弱,一方面緣於轉債自身的結構性原因,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投資者對於未來股市行情能否持續並帶動轉債趨勢性走強仍有所懷疑,從而導致市場心態較爲糾結。
轉債市場表現相對滯後
經歷上週的衝高回落之後,本週一A股市場再度溫和放量上漲,滬綜指、深成指兩大指數迅速收復了上週全部失地,繼續顯示出震盪偏強的運行特徵。而另一方面,轉債市場儘管在個股普漲帶動下亦多數紅盤報收,但仍存在缺乏量能配合、個券表現弱於正股等特點,整體延續了9月中旬以來窄幅震盪的運行格局。而回顧10月以來的整體表現,轉債市場相對A股的滯後特徵更爲明顯。
數據顯示,截至10月21日,上證綜指、深證成指、滬深300指數10月以來分別上漲2.51%、2.64%和2.59%,同期中證轉債指數僅微漲0.66%。從轉債個券的表現來看,相對於近期A股市場熱點遍地開花、多隻個股急速飆漲的表現,轉債市場的個券表現情況也顯得相對偏冷。
WIND數據顯示,儘管10月以來兩市21只交易中的可轉債品種整體漲多跌少,但上漲家數僅爲14家,其餘品種中除石化轉債平盤外,仍有多達6只轉債品種價格10月以來出現下跌。與此同時,兩市轉債品種漲幅前三的燕京轉債、華天轉債、隧道轉債漲幅(以全價計算)僅分別達到8.72%、4.24%和2.54%。其中燕京轉債8.72%的階段漲幅,也遠遠落後於10月至今其對應正股燕京啤酒大漲21.15%的表現。
期待A股進一步指引
對於近階段以來可轉債表現相對疲弱,分析人士認爲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方面,轉債發行人多數屬於週期行業,而本輪A股反彈更多集中於受益於改革紅利的主題性板塊,因此轉債正股表現在A股市場中也相對偏弱。另一方面,投資者對於未來A股行情能否持續並蔓延至週期股仍心存疑慮,從而限制了轉債投資者的參與熱情。
就後市而言,目前來看市場主流機構的觀點仍有一定分歧,市場情緒也處於糾結狀態。偏向樂觀的機構認爲,隨着A股繼續走強,轉債市場表現也值得期待。如中信證券表示,三季度宏觀經濟數據繼續顯示經濟平穩運行的態勢,即將密集公佈上市公司三季報預計將繼續呈現業績同比普遍改善的情況,穩健的宏觀和盈利數據爲大盤提供了堅實基本面支撐;預計三中全會之前資金面將保持基本平穩,而資本市場改革預期則有助於改善股市流動性預期;後期隨着改革預期的持續升溫,預計A股市場也將繼續展開震盪上行走勢,建議堅持低估值藍籌。
海通證券、上海證券等持中性觀點的機構則認爲,後期可轉債市場的表現仍會繼續跟隨A股,而當前股市走勢的明顯性指引仍還不足。中金公司表示,未來幾周,支撐股市上漲的改革預期、經濟小復甦、外匯佔款增加、IPO暫停等因素仍在,但要麼邊際上減弱,要麼行將兌現,而年底資金回籠、機構調倉換股備戰來看可能導致強勢股的調整,這種背景下,股市恐將進入糾結期,可能表現爲趨勢不明、震盪頻繁。
綜合各方觀點來看,考慮到短期內轉債市場成交額仍將維持在低位,未來大幅度新增交易需求進一步帶動轉債市場走強,則需要股市再度上行的確認信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