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輸入30

保險

您所在的位置:
中國可以向401k學什麼
 

  提起美國的養老金制度,不少投資者都會想起401k計劃,但401k計劃只是美國養老制度中的一環。事實上,美國的公共養老金投資保守,主要投向國債等品種,但類似於中國企業年金的401k計劃則十分靈活,大批資金都流向了股票型基金甚至股票市場。

  對於談“股”色變的養老金投資運營,不妨參考這些分層差異設計未來我國養老金制度完善的方案,對此證監會研究中心建議建立當今世界主流的三支柱養老模式。

  保守的公共養老金

  上世紀80年代以來,以美國、加拿大爲代表的發達國家和以智利、哈薩克斯坦爲代表的發展中國家,推行了公共和私人養老責任相區分的三支柱模式。

  以美國爲例,公共養老金主要投資國債,2000年以來始終保持4%以上投資回報率。401k計劃的投資策略兼顧了安全性和成長性,長期獲得了6%以上的年平均回報率,而且通過資金的不斷補充和投資獲取收益,1984-2012年之間資產規模從1984年的917億美元增加到3.5萬億美元。平均每個美國企業僱員持有的401k計劃養老金資產規模翻了5倍多,也使得美國第二支柱在養老金體系中的比重從不到20%上升到了53%,有效減輕了公共養老負擔。

  作爲公共養老部分,根據美國的法律,美國的社會保險基金只能投資國債等,在保值增值方面與中國一樣頗爲保守,但與其搭配的401K計劃投資則靈活了許多,債券、基金和股票均在其投資範圍之內,更類似於中國的企業年金計劃。

  正是在這樣的制度設計下,美國的401k計劃取得了巨大成功,覆蓋率在50%左右,而中國在這一領域剛剛起步,覆蓋率較低。

  當然,美國的401k計劃並非萬無一失,風險不可避免,以安然事件爲例,由於其員工401k計劃中相當大一部分投資於公司股票,且出售受到限制,安然公司的倒閉導致2萬多安然員工養老金損失達20多億美元。資本市場不景氣也曾導致美國養老金資產大幅縮水,所以近年來融合DB和DC計劃各自優點而出現的混合型計劃在美國發展迅速。

  中國的養老金制度可以學啥

  經過多年醞釀,我國的養老金制度已經發生了一些改變,財政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家稅務總局在2013年底就曾聯合發佈《關於企業年金、職業年金個人所得稅有關問題的通知》,從今年1月1日起,企業年金、職業年金個人所得稅遞延納稅優惠政策開始實施。

  但我國的養老金制度、特別是企業年金的發展仍任重道遠。

  證監會研究中心、北京證券期貨研究院曾在中國證券報獨家刊發的文章中建議應抓住我國經濟尚處於較快增長階段這一寶貴時間窗口,及時釐清政府、企業、個人的養老責任,建立當今世界主流的三支柱養老模式。

  三支柱養老模式中,第一支柱爲公共養老金,提供參保者最基本生活保障。第二支柱爲職業養老金,由國家提供一定的稅收優惠,激勵每個人在工作階段不斷積累,企業匹配一定比例的資金,同時這些資金通過參與投資保值增值,分享經濟發展成果,並實現自我累積,成爲養老金體系的核心支柱,以確保社會的養老安全。歷史數據表明,發達和發展中國家的第二支柱養老金長期回報率都在年均6%以上,我國全國社會保障基金過去十年平均實現了8%以上的年回報率。第三支柱是個人自願參加的養老金計劃。

  目前,現行的“統籌加個人”的基本養老金結餘規模爲3.1萬億人民幣,基本上屬於第一支柱的範疇,也基本上不參與投資。作爲第二支柱的企業年金規模爲6035億人民幣,兩者的比例爲83%:17%。而第三支柱至今幾乎爲空白。我國養老金體系改革的重點,一是要建立真正的第二支柱,推動中國版的401k計劃;二是養老金要參與資本市場,通過投資保值增值,實現自我生長。

  具體措施包括:首先,可以考慮通過劃撥國有股權、國家財政支持等渠道,補充個人賬戶的資金缺口;其次,將個人賬戶劃轉至第二支柱,並按照第二支柱的模式進行投資管理,和企業年金共同構成實質性第二支柱,進行專業化、多元化投資,實現保值增值和自我積累;再次,隨着第二支柱不斷積累和規模擴大,在保持總的待遇不變的前提下,可進一步考慮降低社會統籌部分的繳費比例,減輕企業負擔,激發經濟社會活力。

  當然,由於我國資本市場尚不成熟,近年來提及中國版401k計劃總會引發市場擔憂,對此可以參照海外市場經驗,即便一些國家建立養老金投資制度時,其資本市場還很不發達,但長期來看,養老金也獲得了穩健的投資回報。


  注:本信息僅代表專家個人觀點僅供參考,據此投資風險自負。

(摘自中國保險報 2015-08-03)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