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近年來層出不窮的結構性機會,成就了越來越多新銳基金經理。在近日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專訪時,信達澳亞基金副總經理、信澳匠心嚴選混合基金擬任基金經理李淑彥表示,在A股市場裏,“自下而上”的投資會更具效率。他會深入洞察每一個細分行業的景氣度變化和公司的估值,偏好處於週期反轉的行業,並基於“品質、增速、估值”即“Q(Quality)G(Growth)V(Value)”三大基本面因素,進行個股篩選。他認為,A股4月底以來的上漲屬於反轉行情,在宏觀經濟呈現緩慢復蘇態勢的背景下,往後看A股依然具備可觀的投資機會,對新能源車、光伏、風電等賽道比較樂觀。
更看重景氣度和估值因素
李淑彥畢業于北京大學,2012年7月至2014年10月先後於博時基金、永贏基金任行業研究員,2015年5月加入信達澳亞基金,歷任行業研究員、基金經理助理,現任公司副總經理、權益投資總部副總監、研究諮詢部負責人、基金經理。和另一位副總經理馮明遠一樣,李淑彥是信達澳亞基金“投而優則仕”的又一案例。
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二季度末,李淑彥自2020年四季度開始管理信澳週期動力混合基金和信澳匠心臻選混合基金,自他管理以來分別取得了逾50%和70%的收益率。在優異的業績帶動下,李淑彥順勢成為“百億”基金經理。他對記者表示,從研究員到基金經理,他聚焦的領域包括宏觀、策略、鋼鐵、煤炭、有色、化工、軍工、機械、汽車、公用事業、環保等,尤其是對中游製造業和上游週期資源品較為熟悉。因此,“週期”在他的投資理念中,具有重要意義。
他直言,與人類、動物有自己的生命週期類似,相關行業由於其所處的産業鏈位置、自身的商業模式,從而具備了週期屬性。並且,週期還會通過不同大類資産之間的輪動、不同行業景氣度的變化來體現。“在投資管理上,由於週期股涵蓋的範圍比較廣,天然的波動也會比較大,要求我們深入洞察每一個細分行業的景氣度變化和公司的估值。對投資者而言,從短期投資標的的選擇,到長期的資産配置,都需要我們對週期的運作規律有所了解,從而更合理地安排自身和家庭長短期的投資規劃。”
基於上述投資理念,李淑彥在投資上會通過宏觀和行業分析兩大維度,將市場行業劃分為順週期、逆週期和獨立週期三大部分,並從中挑選處於週期反轉的行業進行重點配置。在此基礎上,他會將影響公司基本面的因素劃分為“品質、增速、估值”即“Q(Quality)G(Growth)V(Value)”三部分,嚴選個股。
其中,Q維度主要聚焦公司的商業模式品質;G維度主要關注公司的景氣度,以度量公司成長性,包括競爭力、技術壁壘、管理水準等方面;V維度主要關注個股的估值。“我的投資有著顯著的‘週期’偏好,因此這三大維度裏我更看重的是Growth和Value維度。即通過自上而下去尋找週期類行業中景氣度較好的小行業,然後結合估值維度進行標的篩選。”李淑彥説。據他介紹,擬由他管理的信澳匠心嚴選混合基金,將於8月16日起公開發售。
先進製造業需求持續超預期
李淑彥認為,A股和成熟市場相比波動比較明顯,但也要看到,中國的技術迭代會比較快,超額收益機會層出不窮。比如,前些年聚焦好商業模式、擁抱消費藍籌白馬核心資産的投資,成就了不少基金經理。近兩年,新能源汽車産業鏈、半導體等高景氣成長賽道,則成為結構性行情的新土壤。
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李淑彥表示,“自下而上”的投資思路會有更高效率。從公司層面、行業層面去跟蹤研究産業最新變化,更容易發掘相對比較前沿的投資機會。一直以來,週期製造行業的經營杠桿比較高,所以盈利波動、股價波動都會比較大。就當前情況而言,新能源汽車、光伏、風電這些産業發展起來後,對整個傳統製造業的拉動和改變非常大,尤其是機械、化工、材料等領域的産品和技術升級。
“A股4月底以來這波反彈,從截至目前的情況來看,其實是一個反轉行情。”李淑彥指出,與歐美經濟走弱不同,中國的宏觀經濟呈現出緩慢復蘇態勢,並且沒有出現週邊經濟體那樣的高通脹。站在8月往後看,A股依然具備可觀的投資機會。甚至,未來三年到五年,A股有可能依然是一個慢牛格局。
一方面,從中國經濟結構來看,出口依然呈現較明顯的韌性,目前來看依然會持續超預期。消費方面,往後會出現向上修正的過程。“我們在內陸省份的微觀調研中看到,疫情對消費和居民收入的影響已趨於減弱,消費産品受影響的幅度其實並沒有那麼大。”
另一方面,在先進製造業領域,無論是新能源汽車,還是光伏、風電等,市場需求依然持續超預期,他對這些賽道的大方向比較樂觀。“風電此前在A股中並不是一個主流板塊,但這些年經過發展後,風電産業目前已有相當規模。目前,行業成本在持續下降,疊加相關企業持續佈局海外市場,這個領域的上市公司會持續顯露出投資性價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