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5月,股市連連上攻,大盤日日飄紅,身邊的同事朋友紛紛開始炒股買基。看着物價指數不斷飆升,我也想投資理財放鬆心情。股市泡沫讓我不敢心動,金價穩中有升吸引了我的眼球。瞭解到工行“紙黃金”理財業務門檻低,可以24小時交易,我便辦理這項業務。
黃金沒有信用風險,只有價格風險。全世界沒有一個政府不存黃金,全世界投資黃金都免稅,這就是選擇黃金投資最爲重要的理由。開設了紙黃金賬戶後,工作人員告訴我可以網上交易。回到家,我迫不及待地打開電腦,登錄工行網站。按照操作提示,買了10克紙黃金,很快系統顯示交易成功。一週後,看着黃金從157元慢慢漲到165元。我全盤拋出,賺了80多元。其後,黃金價格一路狂奔。我趕緊以173元克的價格買入20克紙黃金。隨着金價上漲,我膽子越來越大,購買量逐漸增加,從10克增加到300克。最後,以210元克賣出,竟然賺了近四千多元。
2008年7月,經濟危機愈演愈烈。我看好黃金的避險保值功能,再次殺入金市。誰知遭遇金價大跌,我飽嘗被套之苦。特別是美國幾大投機銀行的破產,更讓我認識到只有黃金在手,才能保值增值。年底,金價再次回升,我趕緊清倉出局。投資黃金幾年來,我感覺紙黃金理財操作中需要很強的技巧性,普通投資者很難把握其價格波動的規律。以往購買紙黃金時,爲了防止“一買就跌”和“一賣就漲”的情況出現,我分批買進紙黃金。例如,現在金價在220元克波動,可以掛單在215元克買入100克,210元克買入100克,205元克買入100克,這樣,雖然可以最大限度的平抑買入價格波動風險,但手續也過於繁瑣。從實現保值、增值的目的來看,實物黃金也明顯優於紙黃金。然而,實物黃金進入門檻高,讓我望而卻步。
2009年,黃金衝高回落,很多的投資者都在迷惑。工行推出黃金定投,可以定期定量買黃金,起步僅爲1克。這樣不僅能通過持續分散投資來平抑成本,也大大減少因高點買入而被套的可能性。於是,我選擇了按月定投。簽訂協議後,銀行定期自動劃賬。2010年,國際金融市場的較多重磅“炸彈“襲擊—歐洲主權債務危機、全球經濟二次探底之說,以及諸多不確定性因素,推動金價一路飆升,衝破1400美元的關口。許多人按捺不住,傾巢而動。市場難以預測的,任何一個普通人,想要買在最低點,賣在最高點,都是不可能的。我依舊堅持每月定投。
幾年下來,我的黃金理財年收益達到15%,並不比投資股票基金遜色。儘管比起那些成熟短線操作,定投收益低了些,但卻避免了擔驚受怕。這種懶人理財的方式少了一份浮躁,多了一份從容與淡定。家庭和諧,其樂融融,豈不逍遙自在。
(工行網站特約作者:尹鵬志)
注:本信息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據此投資風險自負。 未經許可,不得隨意轉載本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