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金融危機爆發後帶給世界經濟的陰影還遠遠沒有散去。美元持續走低,萎靡不振,歐債擔憂依然揮之不去,國際地緣政治因素動盪不定,國際油價持續處於高位,全球通脹依然嚴峻,諸多因素導致了人們對投資貴金屬的看好。
經濟增長與通貨膨脹依然是世界經濟的兩個重要方面,促使人們對黃金“價值”的認識進一步提升,黃金除了具有基本的五大功能外,更重要是作爲內外兼顧,規避風險,獲取盈利。更讓老百姓看好的是近年來各種黃金飾品及生肖品“收藏”價值,加之百年不遇的“奧運”、“世博”貴金屬紀念品更是助推了人們對投資貴金屬的興趣。諸多的金融投資產品又太複雜化,讓老百姓看不太懂,摸不透,吃不準,門檻太高。而工行推出的貴金屬理財產品正好迎合了老百姓的口味。如:紙黃金;金行家;如意金等等。極大的方便了老百姓投資理財的多樣性選擇。且具有交易成本低;交易時間長;交易起點低等特點。使百姓對低迷的投資環境有了“山窮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
以紙黃金爲例,可以從1克買起,即時交易;也可以委託獲利,止損等,以獲取利益最大化。作爲投資者我見證了白銀從上市開始一路上行到2011年4月19日開盤時9.04元/克的佳績,創歷史新高。我信奉短線投資,3月30日以7.84元/克購入白銀1000克,到4月19日以9.04元/克賣出,獲利1200元。黃金從2010年9月3日的278.81元/克上升到2011年4月19日開盤時312.98元/克的佳績,也創歷史新高。淨值增39.17元/克。
在當今世界經濟仍然存在不確定性因素的狀況下,人們更看好了投資貴金屬的利好,由於黃金的金融屬性和商品屬性的雙中身份從而決定了黃金不同於其他的投資品種。正如馬克思所說:“金銀天然不是貨幣,貨幣天然是金銀。”而工行的黃金、白銀等貴金屬投資平臺的搭建恰好給老百姓理財提供了極佳便利。 (工行網站特約作者:汪建)
注:本信息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據此投資風險自負。 未經許可,不得隨意轉載本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