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天然是金銀”,這是馬克思說過的話。的確,中國自古以來,黃金和白銀就是作爲貨幣在使用。自從1971年佈雷頓森林體系解體後,黃金的貨幣屬性被弱化,黃金經歷了幾次大的波動,但是整體趨勢是向上,從固定的35美圓兌換一盎司到現在的超過1500美圓一盎司,價格翻了40多倍。以黃金爲代表的貴金屬在中國一直佔據着財富象徵的主要地位。近兩年來,貴金屬投資受到廣泛的關注,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四點:一是隨着居民個人財富不斷積累,投資理財意識也在逐步提高,希望將更多的財富進行分散投資,以達到分散風險、保值增值的目的;二是以黃金爲主的貴金屬以其本身的稀缺性和特殊的自然屬性具有保值抗通脹功能;三是貴金屬投資渠道和投資品種不斷豐富,回購渠道暢通,投資門檻越來越低,交易成本越來越低,使得參與的人越來越多;四是賺錢效應不斷吸引人氣,自2009年以來,黃金基本上是在不斷上漲,中間小有調整,白銀更是從今年從3.8元漲到最高10.12元,漲幅驚人。
華爾街流傳着的一句話:“要在市場中準確地踩點入市,比在空中接住一把飛刀更難。” 貴金屬的波動很頻繁,也很正常,我們很難找到一個準確的切入點,如果採取分批買入法,就克服了只選擇一個時點進行買進和賣出的缺陷,可以均衡成本,使自己在投資中立於不敗之地,這就是定投法。基金能做定投,貴金屬同樣也能做定投。
工行貴金屬定投方法有兩種,一種是實物貴金屬積存,這個是工行開通的“如意金”積存交易,目前僅限於品牌金品種,“如意金”積存是指投資人在建立如意金積存賬戶的基礎上,對工行如意金進行主動投資的方式在某個時間點進行申購,也可以根據投資人的申請每月自動在指定賬戶扣款購買如意金。通過長期持續的積累,投資人能夠憑積存賬戶上的餘額到工行指定網點換取多種規格的“如意金條”,作爲保值、收藏和饋贈之用。積存計劃可以自行設置,可以按一次買多少錢來定投,也可以按一次買多少克來定投,起點很低,便於用日常的節餘來積攢和儲蓄。這種方法優點是起點很低,誰都可以參與,不過目前暫時還未開通積存賬戶的直接贖回功能,難以快速變現。
另一種方法是自定定投計劃,工行賬戶貴金屬品種有黃金、白銀、鉑金,其中一筆購買起點數量分別爲10克、100克、1克,按當前價格計算,黃金購買一筆最低要3000多元,白銀一筆只需要700多元,鉑金只需要300多元。各人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量體裁身、量力而爲,例如每個月可以投資300元到3000元,制定詳細的定投計劃並做成電子表格,定時嚴格按計劃主動買入。計劃的制訂時可以按金額計算克數購買(金額定投法),也可以直接按克數購買(數量定投法)。採用金額定投法時,價格高時買進的克數少,價格低時買進的克數多,這樣分散進場時間,可以有效攤平成本。採用數量定投法時,在價格高和低時買入數量一樣,適合在價格相對較低的時候使用,缺點是金額不好控制。自定定投計劃靈活性強,而且賬戶貴金屬隨時可變現,點差不大,交易成本低廉。
貴金屬本身具有商品屬性,許多國家都有大量的黃金儲備,在從長期來看,貴金屬的價格是會逐漸上漲的。當然,上漲也不會是直線式的,受到各種外部因素的影響,中間總有回調和休整,貴金屬的定投則讓你能這種不斷的波動中,平衡買點,實現財富的保值增值。
(工行網站特約作者:張維 )
注:本信息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據此投資風險自負。 未經許可,不得隨意轉載本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