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接觸我行賬戶貴金屬交易是2005年,當時我從支行網點調到業務經營部。由於工作時間發生了變化,突然中午多出了一段閒暇時間,一時有點不太適應。所以每天中午我會登陸網上銀行,嘗試我行新推出的各項新業務,於是我發現了賬戶黃金交易,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紙黃金。記得當時黃金價格只有150元左右,我大概交易了2、3筆,稍微瞭解了其中的交易規則就放棄了。
再一次結緣賬戶黃金是2007年。那一年我的工作崗位又一次發生了變化,我成爲營業部結算與現金管理部的一員,賬戶黃金的營銷和推廣就是我們部門的職責之一。當時部門同事都在炒賬戶黃金,有的做人民幣賬戶黃金交易,有的做美元賬戶黃金交易。每天早上一進辦公室大家的問候語不再是“吃了嗎?”,而是 “漲了嗎?”,或者“昨晚買了嗎?”然後一邊打掃衛生一邊討論當天黃金走勢,濃厚投資的氛圍使我躍躍欲試。爲了儘快地熟悉賬戶貴金屬業務,我開始學習這項業務,關心國際時事,關心石油價格和美元指數,關心伯南克講話以及美國非農數據,活期賬戶上每天保留1-2萬元流動資金,抓住時機就買進,偶爾也略有收穫。
幾年來我做賬戶貴金屬交易雖然投入不大,但收穫頗豐。最精彩的是2011年。因爲堅信黃金市場長期走強的趨勢,我從白銀5元多開始買進,高拋低吸,反覆操作,收穫不少。看着不斷變大的投資本金,我被勝利衝昏了頭腦。隨着白銀價格的不斷上漲,我一直追着買入,反覆多次追高,總以爲市場會不斷給我驚喜,當我以9.8元價格再次殺入時賬戶白銀,滿心歡喜等待一個又一個新的高點出現時,白銀價格伴隨着本•拉登的死訊從10.44元的頂點重重的摔了下來,一週內跌幅超30%,使我前期的盈利全部損失殆盡,隨後黃金和白銀也進入了向下調整的軌道。正當我苦惱無法做多白銀,重整旗鼓時,今年上半年我行又推出了賬戶白銀做空機制,在白銀價格下跌的情況下我們依然能賺錢,關鍵是要看準價格漲跌的方向。於是我欣喜若狂,重新收拾心情又加入了賬戶貴金屬交易行列。
投資貴金屬幾年時間裏,我通過不斷地學習,不斷地總結和分析,跌倒後又爬起,有賺錢後的喜悅也有錯失良機的懊惱,最爲重要的是我從中悟到了一個使我受益終身的道理——學習投資、參與投資,你纔會其樂無窮。
(工行網站特約作者:周濤)
注:本信息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據此投資風險自負。
未經許可,不得隨意轉載本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