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理財,財不理你。”受這句話的啓示,我於去年10月開始步入帳戶貴金屬交易,時至今日,已有半年。綜合來看,我是賺錢賠錢同在,帳戶資金略有上升。尤其是參與到紙白銀交易並經歷了五月那一波暴跌後,我感受非常深刻,在此我只能說:紙白銀,想說愛你不容易。
起初我一直購買紙黃金,由於我入場比較倉促,沒有什麼經驗,更沒人指點。從去年10月到12月,市場波動比較頻繁,我不斷地追漲殺跌,結果兩個月下來,我的本金損失了兩千餘元,搞得心煩意亂,甚至影響到我的生活。這中間我收兵回營,仔細盤點兩個月的操作,也算總結教訓吧。最後我決定改炒紙白銀。
經過對市場行情的分析,我於2月22日正式通過工行購買了第一筆紙白銀1200克,以後又不斷追加,用一萬多元的本金炒,到4月中旬,我已經賺了30%,除去炒紙黃金的虧損還盈利一千餘元。此時紙白銀價位已至10元以上,我有些害怕,決定見好就收。大約過了兩週,行情沒有急轉,此時的我又心動了,雖然市場評論好壞參半,我還是重新入場了。萬萬沒有想到,我這一入場就迎來了5月第一週的黑色日子,自9.54元買進,幾個小時跌了一元多,我在矛盾中猶豫不決,最終還是抱着僥倖心理等待。此後的第二天、第三天,一直跌跌不休,無賴我找了個相對高點8.21元出手,每克淨割肉1.33元。不僅回吐了盈利,而且還損失本金近一千元。出手後我又擔心決策失誤,忐忑不安,正當我爲自己的決定納悶時,紙白銀一路狂跌下去,我慶幸出手了,不然損失可就更慘。近一段時間我參與短線,謹慎操作,總算本金回來了,帳面上略有盈餘。
回顧這幾個月的經歷,我的感悟有三:
一是要多看少動,忌追漲殺跌。我起初參與到紙黃金中就是吃了這個虧,動得越頻繁,失去的機會就越多,損失就可能越大。一般而言,大行情一旦確定,你對自己的持倉就要“穩住”,當目標到達既定之時,你再出手,收益就一定可觀。所以說,“守株待兔”有時也非常不錯的。
二是相信直覺,果斷出手。“當斷不斷必受其亂,”我想在炒紙白銀時是一定要記住的。回顧我的操作,有很多機會都是在等待中失去的,明知行情會上升卻不敢買進;明知行情已急轉,卻沒有出手,這都是造成損失的根源所在。我慶幸,在5月的那一波行情中我沒有再猶豫,因此將損失降到了比較小的程度。
三是見好就收,不可戀戰。我是保守型的,我炒紙白銀的主要目標是保值,跑贏CPI。在這個思想指導下,要能節制自己,有了超過CPI的盈利則見好就收,尤其是在高位時不可入場,那樣風險遠大於收益。要相信,貴金屬市場不比股市,它的漲跌是有一定的範圍的,對其上限和“底”心中要有數。
最後我要說的是,膽大還要心細,一般不要空倉。持倉不一定能賺錢,但空倉一定沒有機會賺錢。
(工行網站特約作者:李良煒)
注:本信息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據此投資風險自負。
未經許可,不得隨意轉載本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