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蘇州本地人,在新區一家美資企業工作,從事IC芯片設計,業餘從事VI和LOGO的設計,由於工作性質的原因,每天可以有機會接觸到網絡,通過網絡接觸到很多有關投資和金融方面的訊息。2010年9月,也就是我工作第二個年頭,我萌生了投資的念頭,當時有很多投資的方向,包括股票,期貨,貴金屬,債券,各種理財產品,甚至還包括了各種食品的炒作,像大蒜,豬肉等,在經過仔細分析和思考後,我決定投資些貴金屬,當時瞭解下來的原因主要是貴金屬比較抗通脹,相對來說貶值的機率較小。
又工作了一段時間大約是去年的12月份,手頭有了一定的積蓄,開始了我人生的第一筆投資,在姑蘇晚報上看到白銀當時的投資門檻較低,大概是6元多一克,當時我也沒有太專業的知識體系,只是覺得相對黃金這個價格較低,比較符合我的經濟實力。於是乎,在接下來的半個月內,我開始做前期準備,包括尋找看盤軟件,以及尋找託管投資銀行。當時白銀的投資有2種,紙白銀和T+D白銀,投資銀行也僅侷限在深發展和工商銀行兩家,因爲工商銀行是四大銀行之一,所以決定選擇其作爲操作方,去工行的營業廳諮詢了一下,紙白銀風險較T+D較低,而且可以時買時賣,也可以進行託管的止損或盈利。
2011年1月份,我去工商銀行開通了網上銀行,開始了我的貴金屬白銀投資之旅。由於是紙白銀,只做漲的,也就是低買高賣,一開始,我還是比較小心,稍微有點贏利我就立即進行獲利操作,所以交易比較頻繁,當然利潤也比較低,我也嘗試了一些委託交易,當時的收穫頗豐。我當時由於比較謹慎,投入的資金量不是很大,大概就3,4千元,而且當時我對貴金屬投資也不是很懂,就利用軟件看看白銀的走勢,因爲業界有一個說法,就是黃金和白銀是有一個比例的,當時黃金也在瘋漲,而白銀的漲勢應該說沒有黃金那麼強勢,所以我對白銀還是比較看好的,在做了一段短線之後,我就堅持着做着長線,因爲我相信白銀肯定會漲。果然,事情的發展確實如我所料,4,5月份的時候,白銀幾乎是直線向上的,當然我還是比較謹慎,我加入了貴金屬交流QQ羣,並且結合着看盤軟件中一些白銀交易買賣的實時情況,稍微獲利點我就跑了,但是這樣也讓我獲利頗豐,收入了大概2000元。
2011年5月下旬,我清晰地記得,當時白銀比A股漲勢還猛烈,斜線上漲,我的軟件記賬功能顯示我如果拋售,我可以獲利+3000元,我由於受前段時間短線的影響,所以我還是持有着,期待着它下一波的上漲。可是,不幸的事情發生了,5.1節過後,白銀開始下跌,由於之前上漲的過程中也有一些短期的下跌,況且我對白銀投資的背景和它的運營方式不是很瞭解,我沒有選擇拋售,沒有想到,4、5天后,白銀直接跌到了7塊多,要知道5.1前是接近了10元,我很驚慌,網絡上開始涌現白銀投資者鉅虧的消息,大都是溫州一些老闆做的T+D白銀,由於T+D有槓槓作用,他們中有些被強制平倉。我趕緊拋售,但是這時候也已經是虧損了1500元,我沒有死心,在賣掉後在7.5時又重新補倉了,這時候,我纔開始關注起白銀的一些投資策略,發現原來白銀屬於貴金屬,但是它沒有黃金那樣抗通脹能力那麼強,它受歐債危機,美元匯率,石油以及民衆投資心理等多重影響,且它是24小時交易,是全球性的,雖然它在工業上有一定的需求,但是畢竟還是有限使用的。5.1期間,美國白銀交易所3次提高了白銀交易保證金,防止白銀被炒作,本拉登的死也在一定程度上間接地使白銀大幅度下降,民衆通常是跟風的,美國一些炒銀大戶提前抽出炒銀資金,在大賺一筆後,抽身而退,苦了我們這些中小投資者。
這次投資經歷是慘痛的,我沒有即使關注工行的風險信息,對於投資報了只賺不賠的態度,纔有了這次的投資失敗小挫折,不過,白銀的整體趨勢我覺得還是向上的,我會繼續關注工行,繼續關注工行紙白銀,爭取能撈回本並實現贏利。謝謝。
(工行網站特約作者:Thomas Zhang)
注:本信息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據此投資風險自負。 未經許可,不得隨意轉載本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