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來,隨着銀價的不斷上漲,越來越多的投資者加入到白銀投資中來,特別是紙白銀,更是吸引了衆多的投資者。今年夏天,趁着假期,對於炒紙白銀,我也小試了一把。幾番操作下來,資金上小有盈餘,更是有很多感受,這裏寫出來,與大家共分享。
感受之一是,在紙白銀投資過程中,耀眼的地方往往是隱藏着陷阱的地方,需要我們格外小心。
在我剛剛開始接觸紙白銀的時候,紙白銀最吸引我的是什麼呢?主要是這樣兩點:與黃金投資相比,一是白銀的投資門檻更低,二是白銀的價格波動更大。門檻低,意味着即使手中的資金比較少,也可以來嘗試一下紙白銀投資;價格波動更大,對於短線投資者來說,盈利的機會也就比黃金更大一些。我想,這也可能是紙白銀吸引衆多投資者的一個重要原因。
經過一段時間的紙白銀操作之後,對於“白銀的價格波動更大,從而其盈利機會比黃金更大一些”這一判斷有了新的認識。人們常說:福兮,禍之所伏;禍兮,福之所倚。白銀價格的波動性比黃金價格要大的多,也就意味着它的風險性很高。如果我們只看到了白銀價格更大的波動性所包含的盈利機會,而沒有看到其中所包含的潛在風險,那麼,我們的投資就會處於很危險的境地。
既然如此,那麼,做爲一個短線投資者來說,又應該如何來把握白銀價格的波動性呢?
白銀價格的波動性更大,這也就會導致白銀價格常常會出現翻手爲雲覆手爲雨的情形,白銀上漲時更容易漲過頭,而修正時卻往往矯枉過正,所以作爲投資者來說,一是在心態和投資期望上,要記住炒白銀只是一種投資方式而已,不是爲了獲取暴利,投資過程中切勿貪多嫌少,要見好就收;二是在資金投入上,要堅持量力而行的原則,尤其是對於白銀投資新手來說,更應該先用少量的資金先來熟悉一下投資特性,這樣在心態上會相對放鬆一些,不至於因一個比較大的波動就讓投資亂了章法。三是在資金分配上,最好是堅持分批入市,每次動用30%的資金進場,有了浮動盈利後再根據趨勢,或繼續追加投資或是獲利了結,及時調整倉位。
感受之二是,白銀投資我們要既能輸得起,也要能贏得起。而在紙白銀投資過程中,屢見不鮮的一種現象則是輸得起卻贏不起。因爲白銀的價格上下波動性更大,因此買入以後被套牢的情況很多人都經受過。輸得起的表現就是:一旦交易方向錯了,心中沒有止損概念。隨着浮動虧損越來越大,拒絕割肉的心態更加強烈。心裏總想着,已經這樣了,急也沒用,再看看吧,浮動虧損是暫時的,一旦行情反轉,還可能反敗爲勝,被套牢了再虧損都沒有關係,只要不賣出都只是賬面上的,結果會導致本來只會損失一撮牛毛的,最後整頭牛都被人牽走。當市場轉好,好不容易白銀價格上升到了其當初的買入價之後,卻在剛有一點蠅頭小利,甚至剛剛解套的時候,又老是想着這點利潤不要被抹去或是不要再次被套,還是落袋爲安,便全部將手中的白銀賣出了。而後期市場的表現卻又是一波不錯的市場行情,本來可以打只老虎的,卻只拍了一隻蒼蠅。這是一種典型的“輸得起、贏不起”的心理,是投資心理不成熟的表現。
正因爲如此,所以在紙白銀投資的過程中,我們要不斷完善自己的投資心理,學會及時止損,同時也要放膽去贏。
(工行網站特約作者:蔡英傑)
注:本信息僅代表個人觀點僅供參考,據此投資風險自負。 未經許可,不得隨意轉載本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