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批智慧城市試點名單公佈進度較計劃有所延遲,但數量超過市場預期。”對於住建部8月5日公佈的103個智慧城市試點名單,衆多行業分析師如此點評。
今年1月,首批90個智慧城市建設試點公佈,隨後,國開行稱,前期確立智慧城市專項建設支持資金800億元,後續會根據具體城市的建設項目追加資金規模。智慧城市的投資似乎已在全國鋪開。但從智慧城市多家相關公司公佈的中報看,投資並未明顯帶動業績增長,而應收賬款卻普遍大幅增加,且佔營收比率較大。不少公司現金流緊張,後續經營拓展或受限。
業績低於預期
“加上其他非試點地區智慧城市投資及可能的後續批次智慧城市試點,投資規模有望超過5000億元。”這是國泰君安給出的市場規模,兩批試點城市合計達193個,假設一個(區/縣/鎮)智慧城市建設未來五年總投資規模爲10億元,則193個試點城市的投資規模將達1930億元。
不過,據中國證券報統計,同花順智慧城市概念29家公司中,截至8月6日,有7家公司發佈了中報,4家發佈了上半年業績快報,其中僅有2家公司業績出現50%以上的增長,5家微幅增長,其他公司淨利潤則出現下降。
這些公司中業績最好的華平股份,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1012.71萬元,同比增長84.28%,實現淨利潤4157.13萬元,同比大幅增長133.49%。其次是大華股份,作爲安防監控行業的龍頭,上半年實現總營收20.32億元,同比增長56.65%;淨利潤3.86億元,同比增長71.05%。其他公司業績大多僅僅是微幅增長甚至下滑。
這似乎上半年紅火的智慧城市投資預期存在較大差距。對此,有券商行業分析師告訴中國證券報,目前還缺乏智慧城市整體解決方案,各公司僅從自身的優勢領域切入,如果要體現在業績上,年底或者明年可能更現實。
應收賬款不堪重負
分析上市公司的中報發現,應收賬款佔營收似乎太多。以華平股份爲例,上半年應收賬款達14271.99萬元,同比增長39.81%,應收賬款甚至超過了公司上半年營收。大華股份的應收賬款也增長較多,上半年應收賬款高達136651.16萬元,同比增長54.66%。
“應收賬款較多與智慧城市項目主要由政府投資有關。”業內人士介紹,目前智慧城市主要由政府推動,涉及交通、教育、醫療、安防等領域,而政府一般在下半年集中付款。目前各地地方政府債務較多,如此高的應收賬款也給企業回款造成一定風險。
應收賬款較高的直接後果是上市公司業績增長卻無資金進賬。據業內人士介紹,目前各地均加大智慧城市建設,這些公司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擴大營銷佈局。目前智慧城市概念公司主要是創業板公司,而目前創業板再融資並未完全放開,如果回款較慢,將影響相關公司的業務拓展。
銀江股份2012年財報顯示,公司財務費用自2012年三季度開始由負轉正,並在四季度大幅增加,遠遠超過銷售費用和管理費用的增長。
看好行業前景
儘管相關上市公司的業績表現並不如意,多位分析人士均表示仍看好行業前景。有人士指出,預計地方債務審查結束後,政府投資行爲將進一步規範。智慧城市作爲提高民生服務的重要保障,受到國家政策和資金的強力支持,地方政府將會更加重視,持續加大投入。
華平股份將上半年業績增長原因也歸結爲在智慧城市、平安城市解決方案及運維服務業務上取得重大突破,並表示未來幾年業績將有重要保障。
“城鎮化不能走基礎設施建設的老路,以信息化爲基礎的智慧城市備受追捧。”有券商分析師預計,下半年智慧城市建設將提速,各個試點城市的項目或將陸續落地。城鎮化未來10年建設總投資將超過40萬億元,與智慧城市相關的投資有望達到2萬億元。
由於智慧城市建設需要物聯網、雲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支撐,上述人士指出,隨着智慧城市的試點建設推進,物聯網領域的無線射頻產業鏈以及數據中心的建設又將掀起高潮,傳感器、讀寫設備以及大型服務器將迎來採購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