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風貌 | 電子銀行 個人金融 信用卡 融e購 | 理財 外匯 保險
人才招聘 | 公司業務 機構業務 資產託管 企業年金 | 股票 基金 期貨
金融信息 | 工行學苑 視頻專區 網上論壇 投資銀行 | 貴金屬 債券 超市

需求尚未顯著改善,美股盈利增長或放緩

 

  美國上市企業二季報披露接近尾聲,截至上週五已有93%的標普500成分股公司披露財報。整體來看第二季度企業盈利增長好於此前預期,運營利潤有望再創歷史新高。不過分析人士認爲,第二季度美股企業營收增長仍然疲軟,顯示出需求未出現顯著改善,企業較好的盈利表現很可能主要得益於成本削減,而這不具備可持續性。分析人士擔心隨着美聯儲開始退出量化寬鬆措施,利率水平上升將損及未來的經濟增長和企業盈利。

  金融板塊一馬當先

  據彭博統計,截至上週五收盤,標普500指數成分股中已有463家公司發佈財報,當季整體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42%,盈利增長3.51%。已披露財報的公司中,55%的公司營收表現好於預期,45%的不及預期;71.8%的公司盈利表現好於預期,26.7%的不及預期,1.5%的與預期持平。

  分行業板塊看,表現最好的是金融板塊。目前該板塊全部成分股均已披露財報,整體營業收入同比增長6.9%,盈利增長18%。其中銀行業整體收入增長5%,盈利增長32%;保險業收入增長4.8%,盈利增長14%;金融服務業收入增長13.5%,盈利增長37%。

  金融板塊的良好表現主要得益於信貸情況好轉。當季美國最大的銀行平均壞賬率下降了16個基點,銀行壞賬損失撥備削減41億美元,較第一季度削減的36億美元進一步擴大。

  備受市場關注的科技板塊第二季度表現一般,儘管軟件業銷售實現積極增長,但由於消費者轉向平板電腦和智能手機,全球PC出貨量下降,硬件企業表現疲弱。當季標普500科技板塊整體收入同比增長1.7%,盈利下滑6.3%。其中科技硬件及設備業收入下滑0.1%,盈利下滑13%。

  第二季度表現最差的是石油天然氣和基礎原材料板塊,這主要是受到中國經濟增長放緩,需求下降的影響。石油天然氣整體收入下滑7.8%,盈利下滑8.3%。基礎原材料收入下滑1.7%,盈利下滑16.4%。其中,採礦業第二季度收入下滑11%,盈利大幅下滑96%。

  值得注意的是,在美國房地產市場的回暖帶動下,相關細分行業業績表現普遍良好。比如,房地產信託業第二季度收入同比增長13%,盈利增長31.5%;建築及材料業營收增長4%,盈利增長22%。

  第三季度增長或放緩

  分析人士認爲,儘管第二季度美股企業盈利增長好於預期,但營收增長疲軟,顯示出需求仍未出現顯著增長,企業較好的盈利表現主要得益於成本削減,而這不具備可持續性。分析人士擔心隨着美聯儲開始退出量化寬鬆,未來的經濟增長和美股企業盈利將受到負面影響。

  愛德華瓊斯證券投資策略師華恩認爲,整體來看美股企業的業績表現只是“超越了一個矮杆”,並不特別令人滿意,不過也足以推動股市在財報季內進一步上漲。他預計第三季度企業仍將延續類似的業績表現。

  不過湯森路透高級研究分析師哈里森認爲,除非就業市場出現較大改善,或者政府開支大規模增長,否則預計企業營收增長仍然緩慢。他指出企業對下半年表現都不太樂觀,多數企業只是重申了此前的盈利預期,或小幅上調盈利預期的下限。企業繼續尋找削減成本和提高效率的措施,但市場實際需求基本沒有上升。

  彭博分析預計,第三財季標普500成分股企業營收可能同比增長2.6%,好於第二財季,但盈利增長可能從3.5%下降至2.2%。

  近期公佈的就業和通脹數據令市場對美聯儲提前放慢購債的預期升溫。分析人士認爲近期利率上升速度快於預期,可能給抵押貸款市場復甦帶來風險,從而對金融板塊造成負面影響。此外下半年即將出現的一系列財政問題可能導致潛在的主權信用評級下調,這將進一步驅動長期利率上升,自動減赤也將損害聯邦政府的IT開支,令IT業下半年增長面臨陰影。

  上週美股三大股指全線回調,市場避險情緒佔據上風。國泰君安此前發佈的報告認爲,企業利潤的強勁增長是美國股市屢創新高的直接推手,原材料、勞動力價格下降、利息費用減少以及稅收負擔減輕等多方面因素使得美國企業在整體經濟復甦乏力的情況下實現了盈利增長。但長期來看,美聯儲退出以及美國政府的去槓桿化最終會影響企業盈利上升的空間,破壞本輪美股上漲的邏輯,標普指數出現回調是大概率事件。

分享
QQ MSN Mail Kaixin Favorite Mail Kaixin
  注:本信息僅代表專家個人觀點僅供參考,據此投資風險自負。

(摘自中證網 2013-08-20)
【關閉窗口】

 相關文章

Article
·上半年城鎮居民人均收入 成都15319元領跑全川
·地產股有機會 週六邀您共商
·20項行政事業性收費降低每年減負約2億
·7月份四川進口創歷史新高
·成都7萬小微企業今年少繳1億元增值稅
提示
交易提示 四大報摘要 多空揭祕
工具
要聞
中國工商銀行版權所有 京ICP證 030247號